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文化类综艺如何延续热度?》,如果您对文化类综艺如何延续热度?感兴趣,请往下看。
最近,大型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第二季回归,再次引发收视热潮。据媒体报道称,观众口碑和评价超越预期,豆瓣一度给出9.3分的好评,甚至比第一季8.6分还高出不少。这一效应再次引燃业内外人士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热度能否持续的热议。
近两年,文化类综艺节目再度兴起并呈现蓬勃发展势头,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再到《国家宝藏》和《非凡匠心》,均不同程度获得观众追捧。今年以来,不仅《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等一批品牌节目相继推出新季,一批新的节目也陆续上线,从《信中国》《小镇故事》到《同一堂课》《百心百匠》,其创意和形式,都有令人耳目一新之处。
与此同时,节目之外带动的一些热点也颇引人注目。
比如节目本身带动了更多观众对于我国非遗传承、古典文化、文博历史以及传统礼仪等的关注和喜爱,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从不同角度对公众进行了较为有效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之普及性教育。
再比如有调查显示,不少有特色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居然吸引了不少90后的年轻观众。此前有媒体对《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调查发现,其受众群体以85前和95后最多,尤其是95后观众,占比超过三成。另据央视调查称,《国家宝藏》观众主体构成中,集中度最高的是20岁到25岁年龄段人群,位居第二的是15岁到20岁人群,“年轻观众持续在网络平台刷屏、点赞及分享”。
这些无疑为令人欣喜之处。不过,还应看到,文化类综艺类节目火热背后尚存在一些明显“短板”。比如不少节目存在跟风之嫌,内容雷同,创意相似,引发观众审美疲劳。还有一些节目初期精彩,但后劲不足;亦或首季引人,但后季平平。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就在《朗读者》第二季播出前不久,《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也曾强势推出,然而观众反响并不热烈,口碑也明显远不及前两季。这些都是值得业内人士警醒之处。
在探寻症结之前,首先要看到的是如今人们所面临的全新传播环境。不仅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甚至一定程度呈现出“信息爆炸态势”;而公众的接收渠道也早已实现“全天候和全方位”:从手机、电脑到楼宇电视,从公交视频到户外媒体,从各种移动互联平台的24小时滚动播出,到可容纳海量视频的网络大数据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接收自己喜欢的信息。
在如此全息的传播环境之中,作为接收和接受主体的受众,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海量信息资源令他们无所适从的同时,也让他们的注意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挑剔和审慎。劣质的节目“难入法眼”,好的节目无法坚持优势,也随时可能被“打入冷宫”。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今天的观众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喜新厌旧”。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这种“喜新厌旧”所付出的成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甚至接近于零。这或许才是每一位传播者应正视的“革命性”变化。
从传播环境到受众群的革命性变化,决定了传播者提供的内容必须首先适应和契合这种变化,否则就可能随时被无情地“抛弃”。而就文化类综艺节目而言,窃以为,只有那些真正从观众心理的本真需求出发,不断触碰和回应其内在精神需求与文化渴望,并且能够持续与观众建立心灵沟通与对话的内容,才可能获得较为长久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而言,《朗读者》第二季和《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恰可以互相印证,作为不同的参照,给更多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以启示,这种启示具有某种风向标意义。那就是,再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呼唤更接地气的内容,更广泛的嘉宾,更多元的表达和更有新意的形式。
而作为主创者,可能更需要始终保持一种敬畏和谦卑的姿态。新节目的研发要精益求精,已建立的品牌,更要持续创新。否则很有可能陷入曲高和寡与孤芳自赏的困境,那只能是自娱自乐,很难获得持久的关注度和生命力。(王瑜)
(编辑:蒋朔)
好了,关于“观众”文化类综艺如何延续热度?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