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古代钟表修复:大国工匠追溯流年》,如果您对古代钟表修复:大国工匠追溯流年感兴趣,请往下看。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慈宁宫后,有一排红柱灰瓦的建筑,一群“匠人”便在这片宁静中周而复始地与深宫珍宝打着交道。其中,王津和亓昊楠所操持的古代钟表修复技艺,是300多年间故宫唯一没有出现断层的绝技。2014年12月,这项技艺被列入我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若从建国后开始计算,王津是古代钟表修复非遗技艺的第三代传人,而亓昊楠则是第四代。
一件待修的钟表运来,需要先拍照记录、制定修复方案,经过拆解、清洗、补配、组装、调试,直至运转正常,才能进仓库保存。古代钟表相对简单的修复往往要持续几个月,难的甚至要断断续续修一年。王津每天早八晚五,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几十年如一日和蒙尘多年的文物打交道。
这一天,王津小心翼翼地给一件“玳瑁楼嵌银铜花钟”在各个角度拍照,再把它的标签摘下,将里面的保护棉絮一点点摘出来,研究能让它重新运转的方案,徒弟亓昊楠站在旁边,他手上故宫文物修复保护凭单上写着:粘补外壳,恢复机件功能。
亓昊楠现今35岁,“进宫”也已10年有余。再过不到5年,王津就到退休年龄了,外面已经有机构向王津抛来高薪诚聘的橄榄枝。“离不开这里了!我在这快半辈子了,还想继续在这里把修复手艺传下去。”王津微笑着告诉记者,说话时也没有停下手头的活儿。
午后,故宫奉先殿内钟表馆,这些被唤醒的故宫时间记忆在这里与世人见面。与之相比,西三所里的钟表组实在太过安静了,阳光透过白色的百叶帘照进来,镊子和表芯零件轻轻摩擦,“匠人”们就在此追寻着历史的回声。(张海志)
(编辑:刘珊)
好了,关于“故宫”古代钟表修复:大国工匠追溯流年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