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反倾销调查再起中国光伏产业靠什么来拯救?》,如果您对反倾销调查再起中国光伏产业靠什么来拯救?感兴趣,请往下看。
刚刚经历美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中国光伏产业,近日再坠“冰窟”。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中国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300亿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一旦倾销成立,影响将相当大,国内很多企业面临的不仅是亏损,更可能是“灭顶之灾”。
“灾难”是否会来袭,尚需观察。但针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光伏产业应从生产向研发转变,从制造向创造转变。如果没有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光伏产品必将陷入低价竞争的怪圈,国内的光伏产业就没有出路。
调查带来压力
在过去一年中,低迷不振的光伏产业,被冠以“寒冬、暗夜、低谷”等字眼。就在光伏产业头上“朝阳行业”光环逐步褪色时,欧美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调查,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光伏产业前景的担忧。
“这次反倾销调查是国内光伏制造业的成本下降速度远高于国外同行业者的预期,加之欧洲光伏支持政策缩紧,造成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竞争加剧引起的。而且,由于国内光伏产业近几年多了不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一些企业在技术竞争方面不具备优势,低价竞销成为其常规战略,这容易给国外提起反倾销以口实,也是国外提起反倾销的一个诱因。”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李雷说,“如果此次反倾销调查成立,必定会使一些规模小、实力不强、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破产倒闭,而技术实力强、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则要做好战略整合准备。”
与此前美国对华“双反”调查不同,由于欧洲是中国光伏组件的最大出口地,去年中国光伏产品有60%输往欧洲,欧洲市场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意义非比寻常。甚至有人预测称,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六成左右的中国光伏企业倒闭。
创新谋求发展
反省自身,欧盟对我国光伏组件实施反倾销调查,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光伏产业创新能力的不足。
“总的来说,由于技术水平的原因,我国企业在大宗成套光伏设备制造等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和竞争力,这是影响我国光伏产业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障碍,必须引起重视。当我国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下降后,未来全球光伏企业比的就是核心技术带来的成本降低。”李雷说。
9月10日,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中检索发现,目前,我国与光伏有关的3种专利申请中,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占比达60%,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占比达26.66%,而发明专利申请占比仅为13.33%。由此不难看出,虽然在专利申请量上我国光伏企业占据优势,但硬实力却有待加强。
“要改变现状,我国的光伏企业需加大在成套设备研发方面的投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避免受制于人。”李雷说,我们要加快推动制定多晶硅等产品和光伏系统相关标准建设,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同时,我国企业要加强国内同行业企业之间的专利合作和技术交流,进行专利的交叉许可;要积极组织专利战略联盟,以联盟为框架,团队协作,阻挡国外企业的专利进攻,改变受制于人的现状。只有这样,才能拯救笼罩在反倾销调查阴影下的中国光伏产业。(记者李群)
(编辑:朱杉杉)
好了,关于“光伏”反倾销调查再起中国光伏产业靠什么来拯救?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