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高校转变发展思路专利走出“象牙塔”》,如果您对高校转变发展思路专利走出“象牙塔”感兴趣,请往下看。
原先尘封在实验室的“一根线”走出高校,竟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变成了4000多公里长。
这根“线”指的就是山东大学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专利。它在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实现产业化,已挂网运行4000余公里,鉴定认为应用水平达国际领先。在此之前,国内用户必须以高昂的价格向美国等发达国家购买,山东大学的产品进入市场后,进口产品价格骤降近一半。
这一专利不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经过一番市场砥砺后,还开启了科研人员新思路。“在我们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专利技术转化过程中,不断涌现新的课题,比如施工工具、施工软件、碳纤维检测等等,这些都是在校园里很难想到的。”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波讲到此,一脸的兴奋。
谁能想到,如此多赢的成果曾多年待字闺中不为人知,如今走出象牙塔,变成市场拥捧的宝物。这件宝,只是山大知识产权转化的一部分。2010年以来,山大每年签订专利实施许可、专利技术转让合同30项左右;依靠与企业及地市的科技合作,山大2012年横向实到研发经费达2.04亿元。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5周年以来,作为知识产权产出重地的高等院校不断转变思路,主动出击,让许多创新性强的“精”专利变成了市场需要的“金”专利,不断加速向应用型转变,全力扭转人们对高校知识产权“华而不实”的评价。恰如山东大学副校长娄红祥所言:“不是为了保护而出成果,是为了应用而创造。”
较长一段时间,人们对高校知识产权转化存在认识上的分歧:高校本职在于教书育人,成果转化能做则做,不用强求……类似观点让很多高校专利有了长期“沉睡”或“慵懒”的借口。
据统计,我国高校实现成果转化项目不到1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转化率70%左右的水平相距甚远。
高校专利转化难,难道是因为量不足,或者质不佳?事实上,从量上看,2012年国内高校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7万件,再创新高,仅次于企业,占总量的两成多。2012年全国高校发明专利授权量排第一的浙江大学,其发明专利授权量比同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不含港澳台)第三位的企业还要多。
再看质,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高校共获得183项,占总数的68.8%。其中,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39项,占总数的52.3%。这些项目无不是包含着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高校产出优质知识产权的能力毋庸置疑。
量的飞跃和质的提升,让原先存在的分歧和偏见站不住脚跟:这么多、如此好的专利,凭什么不能通过转化实施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5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动下,我国高校不断突破观念束缚,达成了一种努力将专利送出校门解决实际问题、作出创新产品的新共识。
共识之下,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转化活力不断增强。他们不再被动等待机遇,而是针对高校知识产权转化的特点和难点,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主动出击:
有的高校寻求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转化。如上海交通大学就与宝钢联合制出了“金刚钻”,能钻12座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度的超深井。这个富含数十项专利技术的钻杆,为宝钢新增销售收入约26亿元。
有的高校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业,让发明人和专利“捆绑”进入市场。中南大学出台政策鼓励教授以技术入股形式创办学科性公司,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10年内成立了150多家公司,有3家公司已经上市。
有的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在家门口为专利转化搭建平台。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从一间地下室发展到拥有上百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现代化园区,已转化科技成果300余项,累计获得知识产权800余项,累计园区总产值超过80亿元,累计创造利税约11亿元。
实践越深,认识越清。“高校专利转化难,是因为其成果往往是阶段性的,与企业需求的完整性不匹配。也有许多前沿性知识处于探索阶段,不易被转化。”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教授王继扬直击要点。为此,许多高校更加重视对专利成果进行前端谋划和后端组合,高校知识产权转化走向深入。
江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唐恒就告诉记者:“我们正尝试依托高校建立全链条式的专利转化、服务机构,比如根据社会需求去规划科研项目的专利申请,进行专利布局,再对专利有效地组合、打包后进行转化推介。”
的确,各地高校在推动专利成果转化上的努力收到很好效果。18.5亿元,天津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主任秦云波说,这是天津大学历年的获奖专利中最高实现累计经济效益;8000万元,清华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这是近两年他们的技术转让合同额,部分专利技术还实现了技术出口。
人们有理由坚信,会有更多被“唤醒”的专利成果走出象牙塔,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脉动,变身为宝。(记者董碧娟沈慧)
(编辑:刘珊)
好了,关于“高校”高校转变发展思路专利走出“象牙塔”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