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北京绒鸟(绒花):指尖绽放的艺术之花》,如果您对北京绒鸟(绒花):指尖绽放的艺术之花感兴趣,请往下看。
“要是在我这里断了,以后我怎么到地下去见我师父啊!”17年前,在学习北京绒鸟(绒花)制作技艺时,师父的一句话深深烙印在北京绒鸟(绒花)第六代传承人蔡志伟心中。也正是这句话,让蔡志伟坚持要把这项有着300余年历史的古老技艺传承下去。如今,在许多社区、学校、展会,都能看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身影。
“北京绒鸟(绒花)以‘铜丝为骨,蚕丝为肉’。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绒花作为发饰十分盛行,后来,艺人们又创作出禽、鸟等造型,这种丝绒制品统称‘绒鸟’。因此,北京绒鸟(绒花)也是北京蚕丝绒制品的概称。”日前,在一间仅2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里,记者见到了正在搓绒条的蔡志伟,介绍起北京绒鸟(绒花)这门技艺,蔡志伟如数家珍。
蔡志伟告诉记者,一件绒制品虽然只有铜丝和蚕丝两个部分,里面却包含了煮丝、着色、砰丝、披丝、熏活、拴拍子、剪撮、刀绒、刹形、熨烫、组装等多个复杂的工艺,任何一项都不能忽视。而这其中,拴拍子、搓绒条是最难的。“你看看我手上的指纹,就是在长年累月碾搓绒条的过程中被磨没了。每一次铜丝在手中划过都会留下痕迹,当你把指纹搓没了的时候,铜丝就可以听从你的‘指挥’了,这也算是把手艺学到家了。”
“我当年只是抱着玩儿的态度,拜师学了这门手艺。没想到这一玩儿,把自己开的建材厂玩儿没了,改行进了这一行当。”这是蔡志伟经常说起的一句话。2002年,刚步入而立之年的蔡志伟跟随北京绒鸟(绒花)第五代传承人高振兴学习这门技艺。刚开始只是出于学艺心理的他,却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了制作绒鸟(绒花)。于是,他便把自己的厂子关了,把师父接到了自己家里,一心一意学习绒鸟(绒花)制作技艺。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刚开始的那几年,我只会去模仿师父的一些作品。随着经验的积累,便像是突然‘开窍’了一般,在创作同类作品时能够展现不一样的韵味。”蔡志伟自豪地告诉记者,如今,他创作的《家》《双孔雀》等作品不仅在大赛中获奖,而且被许多展览馆收藏。
蔡志伟告诉记者,当创新一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频繁出现的时候,他也在不断思考创新对于北京绒鸟(绒花)的真正意义。“在我看来,创新不仅仅是迎合年轻人的需求去寻求颜色、花型上的变化,而有时候复古也是一种创新。去年古装剧《延禧攻略》大火,就有很多汉服爱好者找到我,想要定制剧中那种戴在头上的绒花饰品。其实,把古画、古装剧里的一些绒花饰品做出来,反倒成了当今生活中比较稀有的物件,自然也就越来越受人喜爱了。”
“到60岁左右的时候,我想要带一两个徒弟,让他们对这一文化瑰宝进行更广泛的宣传与推广。而我便去创作一些新作品或者修复之前已经毁坏了的作品,把它们收藏起来,像木架上还只是雏形的《花果山》就是我想要继续去完成的作品。”当谈及自己以后的打算时,蔡志伟用坚定的语气说,“传承这件事,在我这儿永远不会中断!”
采访感言:
初见蔡志伟,是在一座几十万平方米的展览馆中,而近距离地采访他,是在一所仅20平方米的房子里。无论是在狭小的创作空间,还是在广阔的“大舞台”上,对于蔡志伟而言,传承北京绒鸟(绒花)的初心从未改变。对蔡志伟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也让记者感受到,他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手艺人,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守艺人”。(本报实习记者熊花平)
(编辑:蒋朔)
好了,关于“绒花”北京绒鸟(绒花):指尖绽放的艺术之花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