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朱家媛: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如果您对朱家媛: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感兴趣,请往下看。
——访全国政协委员、南充市副市长朱家媛
近年来,四川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成效显著。但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四川企业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成果转化以及价值实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作为分管四川省南充市科技、知识产权工作的副市长,朱家媛在长期和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后发现,企业对创新研发的积极性并不高。
“我们地方知识产权局有关人员通过走进企业调研发现,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尽管我们的工作人员给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相关资助、奖励政策,但这些优惠条件并没有提高企业对自主创新的认识和活力,企业本应该是市场创新的主体,但我们感觉企业却处于被动地位。”朱家媛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作为经济活动参与各方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企业应该成为创新的主体。
在朱家媛看来,企业缺乏创新意识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企业为发展壮大,主要通过外延扩大再生产,没有采用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创新方式,尽管近年来相关企业加大了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企业普遍面临研发资金不足的问题;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在企业经营中,由于企业负责人目光短浅,盲目追求短期效益,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匮乏,限制了其自主创新的热情;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我国的创新政策偏重供给促进而忽视需求激励,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一些研发成果难以和市场需求“接地气”,大量的科研成果难以和市场对接,造成了科技资源的浪费。
“企业不仅是创新的主体,也是专利成果转化的主体和市场投入的主体,国家应该进一步强化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在税收、金融、财政等方面入手,制定和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朱家媛表示,由于企业发展的不均衡,国家应该统筹考虑,对于一些尚处于成长中的小微企业,在研发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转化应用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体制机制上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良好发展环境。(特派记者王康)
(编辑:肖悦实习编辑:曹晨)
好了,关于“企业”朱家媛: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