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新春走基层]海归博士研究地震预警技术》,如果您对[新春走基层]海归博士研究地震预警技术感兴趣,请往下看。
编者按
蛇年新春正一步一步朝我们走来。伴随着游子归乡的脚步,本报记者带着自己的感悟与思考,继续向着基层进发。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在“新春走基层”专栏中,记者们将为读者带来一个个最鲜活、接地气的知识产权故事,奉献一份份带有时代印记的春节礼物。
男孩儿们追逐着变脸、吐火、手影戏,女孩儿们手捧糖画、糖饼、油果子,蓉城蛇年新春的年味儿渐浓。但当记者走进成都城南的天府软件园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内却依然一片忙碌的场景。
“前不久,北川羌族自治县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完成的北川电视地震预警项目刚启动,这不,我们的研究人员正忙着完成后续的相关研究。”谈到这个项目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充满了自豪之情。这项技术完成了超过千次的实际地震检验而没有发生误报、漏报,研究所围绕相关技术提交了12件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中3件获得授权。此外,研究所还提交了5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并进行了2件软件著作权登记。更重要的是,这些专利,寄托着王暾这名海归博士许多年来的“抗震”梦。
王暾从事地震预警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在2008年之前,他还在欧洲高级科研机构攻读博士后,研究的专业是超冷原子和量子信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暾毅然选择了回国。“解决实际问题比发表几篇学术论文更重要。”王暾说,“我要用知识来报效祖国。”
带着最初在国外筹集到的几百万元人民币启动资金,王暾回到了国内。成都高新区也在第一时间为他提供了创业场地以及20万元的资助。2008年6月,王暾在成都组建了研发团队,并成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始着手研究地震预警技术。经过不断地研发,研究所成功解决了有感地震的误报和漏报问题并通过了检验。
在研发技术的同时,王暾还注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围绕着寄托自己“抗震”梦的技术,王暾带领研究团队主动开展了专利布局。王暾告诉记者:“从研究所成立之初,我们就在思考创新成果的保护工作。”他表示,研究所下一步在专利领域的工作,将以提交发明专利申请为重点,继续提高相关技术的专利质量。
最让王暾看中的,还是专利实实在在给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保障。“科技守护生命。”这是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网站显著位置上的一句话,同时也是王暾坚守的信念。王暾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专利推广到全球,以提高更多国家的防震减灾能力,“四川经历过伤痛,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而此时也应该用我们的技术去回馈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尽量帮更多人减轻灾害的伤害。”
采访感言
“5·12”汶川大地震在我们心中还残留有一份刺痛。大地震后,地震预警技术受到重视,如何快速判断灾情,尽量减少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凭借着心中的那份责任,海归博士王暾实现了他的“抗震”梦。正如他所言:用知识报效祖国。(记者周渝利)
(编辑:刘珊)
好了,关于“成都”[新春走基层]海归博士研究地震预警技术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