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贾燕琛:专利拍卖,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如果您对贾燕琛:专利拍卖,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感兴趣,请往下看。
贾燕琛近照。
6月26日,来自中国技术交易所的高级经理贾燕琛,在专博会现场进行专利拍卖会的推介。专利拍卖到底如何操作?与实物商品拍卖又有何不同?本报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国内先例不多
记者:专利拍卖,对于国民来说非常陌生,目前在我国发展得怎么样?
贾燕琛:据我所知,全国只有一些服务机构零星地进行过尝试,像2004年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办的专利拍卖、沈阳举行的专利拍卖等。而中国技术交易所,自2010年也仅仅是举行过两届。由于是刚刚起步,这种专利拍卖方式,全国尚未建立起标准化的拍卖工作机制,并未成为专利流转的一个常规渠道。还有不少国内拍卖机构曾尝试过专利拍卖,但未获得成功。
不少专利“无底价”
记者:从你们今年的拍卖会上看,专利标的总共有200余件,其中无底价的专利项目就有60多个,这是什么原因?
贾燕琛:由于专利属于“无形资产”,其定价标准与实物商品有所区别。实物商品定价可以采取成本法、市场法或收益法,而专利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对于其未来所创造的价值,也无法准确估算。在拍卖过程中,之所以采取无底价的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竞拍人投标,加速专利的转让。但是这样也有可能造成以极低的价格成交的后果。
尝试市场化竞价
记者:专利拍卖效果怎么样?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贾燕琛:2010年我们首次举行专利拍卖,批量转让高质量发明专利,首次尝试市场化竞价交易。当时参与竞拍企业近20家,成交28项,成交率41%,成交额250余万元。而第二届的专利拍卖会上,成交率也达到了15%。相比于成交率为11%的国际平均水平,相对来说还可以。一般的科研院所,一年的科研成果也不过10来个。
但是,专利拍卖也是拍卖,必须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要由具备相关执业证书的拍卖师主持拍卖会,并按照相关流程对专利进行公告、备案、预展及拍卖。
比传统方式速度更快
记者:传统的协议交易方式与这种拍卖交易方式相比,各有哪些利弊?
贾燕琛:协议交易,双方可以充分共享信息,彼此更了解,而且双方在谈判过程中更灵活,交易结构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也有缺点,例如时间及机会成本高,不易产生竞价,成交价往往不能反映技术的公平市场价格。
拍卖交易,信息披露的受众广,能发现更多的潜在投资方,交易过程更加规范、透明,交易速度快,能有效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但是,这样方式也存在信息共享不足、缺乏灵活性等问题。(马辉)
(编辑:朱杉杉)
好了,关于“专利”贾燕琛:专利拍卖,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