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贵州黔东南州:“领跑”高标准发展有成效》,如果您对贵州黔东南州:“领跑”高标准发展有成效感兴趣,请往下看。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间俗语,意为如果三天不食用“酸汤”,走路就会没力气。在当地的“酸汤”里,苗族特色美食凯里市红酸汤最为出名,其独有的酸香、回甘成为当地人的美食记忆。2013年,“凯里红酸汤”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有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加持”,凯里市的红酸汤在全国销量逐年增加,也带动黔东南州“酸汤”区域公共品牌名扬全国。面对产业发展不断扩大的现实,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成为当地“酸汤”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酸汤”区域公共品牌,指导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制定发布《凯里酸汤红酸汤》《凯里酸汤白酸汤》等团体标准,标准中创新提出对酸度调节剂的限制使用,有效解决“酸汤”产品发酵时间长等技术难题,推动了当地“酸汤”产业发展。
在黔东南州,不仅是“酸汤”,“苗侗山珍”区域公共品牌同样在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走在了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近年来,当地制定发布《苗侗山珍建设和管理通用要求》《苗侗山珍食用种植业产品》《苗侗山珍食用畜牧产品》《苗侗山珍食用淡水产品》《苗侗山珍加工食品》多项团体标准。目前,“苗侗山珍”产品涵盖39个地理标志产品,包含200余个产品种类,热销全国多地市场,年销售额达3亿元。
“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编制。”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由该局主导编制的《太子参种植技术规范》《太子参种子、种根》两项国家标准于2021年5月正式发布,实现了当地主导编制国家标准“零”的突破,填补了国内太子参标准的空白。目前,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参与制定并发布的现行省级地方标准51项、州级地方标准242项。
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雷山县乌杆天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是黔东南州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的典型案例,示范带动明显。目前,雷山县乌杆天麻种植面积达2.763万亩,注册生产企业、合作社15家,全县年产量天麻达1100吨以上,年产值8千万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地理标志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争做当地经济发展的‘领跑者’。”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员杨华杨正海)
(编辑:晏如)
好了,关于“山珍”贵州黔东南州:“领跑”高标准发展有成效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