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权”浅谈PCT国际专利申请中的优先权 “北京”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国第一 “中国专利”快看!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啦 “机器人”新松机器人:科技创新助力智能制造 “粽子”海南粽子玩出“五花八门”新花样 “方案”哪些电学技术方案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成果转化”“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数据统计不实 “证据”撤三案件中应注意商标使用与证据效力问题 “章丘”章丘大葱成为农民致富“绿色银行”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服务团队将亮相高交会 “成都市”破解融资难成都首设科技金融资助专项 “树脂”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企业需提升专利实力 “试点”中匈专利审查高速路试点将于2016年3月1日启动 “蔬菜”山东寿光举办首届国产设施蔬菜品种展 “居民身份证”德鑫物联:唯有专利“活水”来 “锁芯”成都男子自制防盗车锁获专利强开工具没辙 “科尔”轻工消费品全产业链迈向“国际制造” “企业”高德康:以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振兴 “摩托罗拉”摩托罗拉重返中国欲冲击高端手机市场 “厦门市”台湾地区商标可申请厦门市著名商标认定 “版权”170余家知名机构蓉城共话版权发展 “中控”[行进中国]创新是根本专利是生命 “当事人”云上面对面口审新体验 “知识产权”冯晓青: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视野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 “音乐”免费使用音乐应停止音乐版权需保护 “电影”影视行业应以版权保护促进投资增长 “质量”高质量专利审查确保高质量创新 “版权”网上版权交易准入门槛低存安全漏洞:买方须实名注册 “专利”创新驱动春风沐浴江苏大地知识产权新花再结累累硕果 “材料”我国锆铪分离专利技术实现核材料新突破 “工业企业”研发经费超5千亿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项目”佛山补助"非遗"传承资金达22万元 “人事处”中国知识产权报社2018年度拟聘用人员公示(二) “文化”第七届文博会展场亮点多 “商标局”商标注册申请受理审查流程调整 “专利申请”欧洲去年受理专利申请量创新高 “扫黄打非”重拳治理乱象净化社会环境 “知识产权”丹东市举办高校专利申请实务培训班 “专利”全国首个海洋专利数据库在青岛建成 “三星”三星与苹果专利纠纷谈判未能达成和解 “知识产权”莫让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流于空谈 “百货”传统百货业齐陷困境自身创新与突破是关键 “平和”闽两地理标志商标在台湾注册成功 “人事处”中国知识产权报社2016年度拟聘用人员公示(二) “所述”俄罗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有何特点? “游戏”用数据把握未来创新发展的脉搏 “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完成2013年度专利调查工作 “制片”[4•26特别策划]电影著作权的那些事儿 “碳化物”浅析高性能碳化物先进陶瓷材料专利布局 “科研”科技创新要围着市场转

“优先权”浅谈PCT国际专利申请中的优先权

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王志乐:走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误区》,如果您对王志乐:走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误区感兴趣,请往下看。

“我国汽车工业提倡自主创新、自主品牌非常对,但是为什么这些年的效果不那么明显,我觉得关键就是存在着一些误区。”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在谈及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和汽车产业振兴之路时说道。

日前,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新华网举办的“合资与自主——中国汽车行业后合资时代新思维高端论坛”上,王志乐提出了当前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四大误区。

一:“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

发明并不等于创新,只有将发明转化为产品并实现市场化以后,才能称为创新。创新分为三个层面,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发明只有转化为产品并且市场化的时候,我们才叫它创新。我想引用一个国际上知名企业飞利浦公司总裁柯兹雷讲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创新和发明不同,一项创新只有转换为产品或者服务才能称为创新。创新的关键是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当然是消费者了。所以我觉得搞创新,关键看做到市场化没有。创新应该是市场化的创新。

中央最初提到自主创新是三个层面,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基础的创新,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它都是在开放中的合作创新,没有这两个作为基础,当然就没有原始创新。我觉得从中央最初提出的自主创新,不是有些人理解的自己创新,而是开放中的合作创新。

从我们研究入世以来的历史来看,在2006年入世5年前后,国内对开放和利用外资有一次摇摆。有人认为外资并购影响国家安全,因而通过强调自主创新来排斥外资。这样的做法是违反当年WTO承诺的,所以在国际上引起反弹。2010年国务院9号文件明确纠正了这个错误。中央高层都强调在中国的企业指的是在中国注册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中国的创新包括在中国的外资企业。有的人讲自主创新的时候,往往离开了中央的这些基本观点。

二:“中国企业自主品牌”不等于“中国自主品牌”

品牌是无形资产,是资产就有所有者,品牌的所有者是一家具体的企业,所以并不存在“中国自主品牌”,而应称之为“中国企业自主品牌”。

做品牌应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分为四种途径。1、借用其他品牌生产,即品牌授权;2、和其他企业合作创造新品牌,就是现在所谓的合资自主;3、再有就是自力更生,像奇瑞独立创立自己的品牌;4、类似吉利收购别人的品牌,为我所用。

品牌属于市场,知名品牌的培育和发展都是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当中完成的,不要离开市场竞争去谈品牌。

我曾经参加过奇瑞公司组织的“中国自主品牌国际化发展高峰论坛”。我当时对这个题目有质疑。我问什么品牌算是“中国自主品牌”?名爵算不算中国自主品牌?有人说不算,那是英国的。现在,吉利收购了沃尔沃轿车,沃尔沃算不算中国自主品牌?什么是自主?不就是自己企业说了算?其实,事实上并不存在“中国自主品牌”。

为什么我说不存在中国自主品牌?品牌是无形资产,所谓资产就有所有者,每一个品牌都是有所有者的,这个所有者不是中国,而是中国的一个具体的企业。奇瑞品牌是奇瑞公司的自主品牌,而不是中国国家的自主品牌。显然不存在大而统之的中国自主品牌。品牌作为资产是流动的,你可以购买外国企业的品牌,外国企业也可以收购中国企业的品牌。我对品牌咬文嚼字的目的就是想说明所谓自主品牌实际上是企业自主品牌,要按照企业发展规律培育和发展品牌这么一个道理。把企业品牌混同于中国自主品牌往往导致把品牌问题政治化,导致不按企业规律搞品牌,而是是按照政治规律、意识形态规律搞品牌。

按照企业规律搞品牌,起码有四种途径,一个是借用其他品牌生产,即品牌授权;和其他企业合作创造新品牌,就是现在所谓的合资自主;再有就是自力更生,像奇瑞独立创立自己的品牌;第四种类似吉利收购别人的品牌,为我所用。这些都是企业创造品牌的途径,为什么只承认和肯定第三种?为什么不肯定别的途径呢?

30年来我们成功地形成了民企、国企、外企平等合作、相互竞争的新局面,这在全球都是一个创造。我们应该按照企业规律去创造和培育企业自主品牌。我觉得有时候媒体报道也有问题,光鼓吹第三种,而对其他集中按照企业发展规律培育品牌的途径不够重视。其实,只要按照企业规律和市场规律发展自主品牌的做法都应该加以肯定。我们要按照企业规律去搞品牌,不要按照意识形态规律去讲问题。

品牌属于市场,当然实际上就属于消费者,所以培育和发展知名品牌是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当中产生,我们不要离开市场竞争去谈品牌。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在国内区域市场打造国内知名品牌,甚至全球市场当中打造全球知名品牌。如果在世界上不被接受,你就没有前途。

三:在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问题上为什么会产生误区?

1、企业和产业发展面临全球化问题,时代变了,日、韩经验不一定能为我所用,企业应站得更高,并可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寻找最好的资源为己所用。

我们思维方式有矛盾,我们要转变观念,实事求是。从我们的调查来看,除了汽车行业,别的行业也有类似的争议,关键一点是什么呢?大家对我们所处时代把握不同。现在是什么时代?现在时代主流是和平发展和合作。从20年前冷战结束后出现了全球市场,战争、革命、对抗的时代转向和平、发展、合作的新时代。准确把握这个转折点,对于我们按照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看问题十分重要。

我跟踪了差不多100家全世界最著名的跨国公司,研究他们在这20年发生的变化。1992年全球市场形成依赖,这些跨国公司主要有三大变化,即从跨国经营战略转向全球战略、建立全球管治结构和承担全球责任。这三大变化使企业第一次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寻找最好的资源整合到产业里面来。全球整合导致这些公司海外经营部分越来越大。按照联合国组织提供的数据,1994年前后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的海外资产占总资产比例41%,海外销售占总销售46%,海外雇员占总雇员44%。但是现在这三个数据都已经接近2/3。这就是20年来跨国公司发生的巨大变化。我把实现三大变化和海外经营超过一半的跨国公司称为全球公司,全球公司是跨国公司发展的新阶段。我们5年前出的一本书叫《静悄悄的革命》,研究的就是这个变化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公司出现以后又导致全球产业的诞生。所谓全球产业就是它的资源来自全球,产业链是全球布局的,而且每一个产业都有若干全球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来整合这个产业,引领全球产业发展。汽车产业恰恰是全球化最强的产业之一。在全球化时代如果不能在全球整合资源,你的产业就做不大、做不强,连美国公司都不行。比如通用差点破产,又破产保护,美国总统要求通用回国创造就业,但是破产保护之后通用在上海还是建立了研发中心,还是把全球化中心放在上海。在这个时代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业如果不能超越国界在全球化发展,不能整合全球资源就不可能生存发展,更谈不上做大、做强。

企业发展规律变了,不能再用20年前韩国的经验、日本的经验来做中国的产业。国有企业红利交的不够,在中美会谈也作为重点问题提出来,而且中方领导也承认这个问题要改变。中央要求国企要增加红利。这个例证说明时代变了,企业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变了。原来是内政的事,现在人家可以来干预了。我觉得不能用20年前外国的经验来看中国。这是企业发展和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全球化。

2、推进产业发展时,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决抵制“秀自主、不创新”现象。

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想不按规律走,要求政府干预。这个教训已经多少年了。

什么是经济意识形态化?邓小平在这方面解决的好。他在去意识形态化方面走在前面。比如1992那年次争议,是姓资还是姓社,他认为判断标准不应该用原来姓资姓社来判断,主要看三个有利于,这是去意识形态化,所以才有咱们20年来大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地在经济发展中去意识形态化,我们才走到今天。恰恰因为去意识形态化,我们这么多年才把那么多国际资源整合到中国产业里,才有中国汽车业做到今天。这是伟大成就,而且是我们思想解放把国际资源整合到我这儿来。

在经济问题上和创新问题上强调意识形态和强调政绩,就会出现“秀自主、不创新”的现象。为什么?因为我们政府的干预有时候太积极了,给了大量的钱,只要证明你是自主创新的就给你钱,证明你是自主品牌就给你钱。这样好象是帮助我们自己的企业,其实好多情况下都是起了负作用。这些支持和鼓励反而诱导一些企业不是真正的创新和创品牌,而是去“秀自主”,争取政府无偿的资助。

四:汽车产业的振兴应该强调市场化和全球化

汽车业发展前景决定于市场化和国际化,并购重组或是汽车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的结论是:我们一些企业缺乏全球视野,往往以狭隘的意识形态化的视野看世界,阻碍中国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我们自己的管理体制,来自我们自己的狭隘观念。我们企业应该从民族国家的视野扩大到全球视野,民族工业思维扩大到全球工业思维,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只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比如后合资时代,那就有多种模式可以来搞创新和品牌。

一是要强调市场化,不要政府不当的干预。事实证明,政府不当干预往往适得其反。我们还是要强调市场化。政府更应该关注如何落实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外资工作和发展民营企业的文件,形成国企、民企和外企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二是要强调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创新和创品牌。全球化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引进来,一个走是出去。中国本土企业要创造与跨国公司合作的新模式;同时要学习吉利公司积极走出去。既然在传统工业技术领域难以超越原有领先企业,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习吉利,在积累实力的基础上,有机会的时候收购老牌企业和品牌。比如把国外核心的零部件厂买过来。我们应该以一种全球化视野来发展我们的汽车工业,而不要把自己眼光局限在国内。

在实施国际化和市场化时,企业要学会跨国并购,包括引进来的外资并购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国际上大品牌公司没有一个是不经过并购成长起来的。思科现在是路由器等产品的老大,他经历了110多次收购。卡特彼勒公司也经过了美国国内的大规模并购才成为全球老大。我们国内汽车工业如果不通过跨国并购实现重组怎么可能走向世界?

总之,汽车业发展前景决定于市场化和国际化。做到这两点汽车行业完全可能振兴。而做到这两点一定要去掉那些意识形态化的,干扰我们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错误倾向。

(编辑:朱杉杉)

好了,关于“品牌”王志乐:走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误区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