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山东胶州秧歌:行乞艺术扭进“非遗”》,如果您对山东胶州秧歌:行乞艺术扭进“非遗”感兴趣,请往下看。
日前,第三届中国秧歌节在胶州市举行,11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秧歌队伍与当地民间秧歌团队,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儿”,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场场民族秧歌艺术的饕餮盛宴。曲终人散,喧腾的秧歌调慢慢沉寂下来后,作为首批省级非遗的胶州秧歌代表性传承人胡志蕴老人,向记者讲述了胶州秧歌的兴衰往昔。
海运文化熏陶下的行乞艺术
“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胶州秧歌又名“地秧歌”、“跑秧歌”,在民间俗称“扭断腰”、“三道弯”,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由于发源于民间,胶州秧歌和很多民间曲艺一样,发祥时间已很难考证。
胡志蕴老人今年已是79岁高龄,她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在胶州广为流传的故事:清朝初期,胶州包烟屯村(今胶州市马店镇东小屯村)马、赵两姓人家逃荒关东,为填饱一家老小的肚子,他们不得不卖艺谋生,用家乡民间“三道弯”边唱边舞。家中的老头敲着花鼓,儿子耍着“横天棍”,儿媳妇和孙女舞着手中的团扇和彩巾,老婆婆则背起装有钢针、绒线以及妇女用品的“翠花包”,沿途叫卖。20年后,历尽坎坷的两家人重返包烟屯后,将流浪途中学到的外地艺术形式和胶州当地的风土人情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舞蹈程式和具有胶州地方色彩的小调,经过数代人的打磨之后,到清朝中期逐渐成为定型的舞蹈秧歌。
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虽然动听,但在学者们看来,这也只能算得上一个传说。“由于元杂剧大家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反复使用和胶州秧歌剧一样的曲牌,因此舞蹈理论界认为,胶州秧歌剧与《西厢记》是在同一个时期并存的艺术表演形式。”胡志蕴老人认为,这种分析不无道理,秧歌起源于农业劳动,是南方劳动人民插秧所唱的劳动小曲。北方之所以会有南方秧歌,是因胶州属宋元时代中国北部经济最繁荣的重要通商口岸之一,在胶州与南方商业贸易密切往来的同时,南方的秧歌等文化艺术形式也随之传到了胶州。胶州秧歌应该是集江南地方曲调与北方杂剧精华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战乱民不聊生时期,将秧歌作为破产穷人行丐谋生方式是事实,但这种早期秧歌也会受到当时业已形成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据乾隆版《胶州志》记载:“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喧闹竟夜。”该志成书于1752年,而此前胶州境内却并无任何杂剧流行的记载。据此分析,志中所记载的“杂剧”,指的应该就是胶州秧歌剧或高跷秧歌杂耍。
历经百年演变,1863年,胶州秧歌的舞蹈、唱腔、伴奏都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程式。胶州秧歌,也由舞蹈秧歌向小戏秧歌逐渐转化,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因演出多在地头、空场等,也被称为“地秧歌”、“跑秧歌”。
(编辑:肖悦)
好了,关于“秧歌”山东胶州秧歌:行乞艺术扭进“非遗”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