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一个乡村哈萨克女人的“文化苦旅”》,如果您对一个乡村哈萨克女人的“文化苦旅”感兴趣,请往下看。
她大半辈子生活在托里县的一个小村庄,和村里的哈萨克族女人一样,生儿育女、牧羊种地;她又是乡亲们眼里“不同寻常”的女人,做过“赤脚医生”,当选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功勋阿肯”,还官至副乡长。10年前,她开始自费调查全县的文化遗产,写成的关于哈萨克毡房制作的论文成为全州毡房制作的标准;她还忙里偷闲,30年间写了1000多首诗歌。她就是托里县的“文化名人”——木斯里木江·夏热甫汗。乡村工作室里的“古董”2009年一个深秋的早晨,天上飘下了丝丝细雨,辽阔的托里草原似蒙上了一层纱帘一样的雨雾。乌雪特乡哈萨克族科技副乡长帕力达带着我们来到乡人才交流中心。那天,这里既无招聘活动,也没有农牧民培训,小院里安静极了,只有沙沙的雨声。院子左右两边各有一排崭新的砖房。帕力达领我们走到右边的第三间,门已开了,木斯里木江热情地站在门口:“快进来,这是我的个人工作室,乡里赞助的。”2008年8月,55岁的木斯里木江从副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的第二个月,这间“个人工作室”就在乡里挂牌了。这间工作室不足10平方米,里面的“宝贝”可是件件让人眼睛发亮。窗台边放着一只小石磨,木把有些发黑,磨盘中间有一道裂痕,旁边用铁丝箍了一圈。“过去,哈萨克族人用它磨面。这磨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能用。”木斯里木江如数家珍。石磨旁放着两块残损的“石饼子”,平整的两面正好扣在一起。“这是用来研磨草药的,也有上百年了。”她边说,边分开两个“石饼子”,向我们演示如何操作。地下放着一个古旧得发乌的银质马鞍,细腻的花纹构成了一个个繁复精美的图案,花纹间还镶着红珊瑚。我们纷纷摁动相机快门之际,木斯里木江像变魔术似地展开一张薄薄的绣毯。在黑色的金丝绒上,细如发丝的金色丝线锈出了一片华美绚丽的图案,美不胜收。“这种刺绣针法是哈萨克特有的,做这样的绣毯非常不容易,它是一位牧民的传家宝,曾经作过四位新娘的嫁妆。”在这间狭小简陋的工作室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哈萨克人生活的场景,一个个都异常亢奋。这些只是木斯里木江所有“收藏”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很古老的东西,不适合搬动了,我做了登记,还放在牧民家里,叮嘱他们要好好保存。”她说。自费对托里县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田野调查,木斯里木江已默默做了10年。从“花毡研究员”到非遗传承人木斯里木江的家在京什克苏村,村里住着百十户人家,绝大多数是哈萨克人。正午的时候,村子里安静得连一声狗叫都没有。客厅墙上挂满了她的各种奖状,她又从里屋抱来一摞获奖证书。“托里县文化事业贡献突出奖”、“2007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功勋阿肯”、“2006年塔城地区阿肯弹唱文化旅游节活动、荣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积极参与奖”……仿佛一张她的文化活动履历表。木斯里木江对文化的热爱源于他的父亲——一位天才的黑萨尔(哈萨克长篇史诗唱师),目不识丁,却能唱出几十篇哈萨克长篇叙事诗。那时候的牧区没有广播,也没有电视,晚上,草原旷远辽阔,夜空繁星点点,人们坐在草原上,热切地听着黑萨尔唱师声情并茂地唱起哈萨克族悠远的过去和那些伟大的英雄们。木斯里木江的妈妈很早就去世了,从2岁开始,她就趴在爸爸的背上,从一个村到一个村,一遍又一遍地听着爸爸的演唱,那些优美的诗句、那些古老的传说就这样一点点装进了她心里。高中毕业后,木斯里木江当了16年赤脚医生,走遍了家乡的每一道沟沟坎坎。2000年,她正准备参加伊犁州的阿肯弹唱会时,接到了县里的另一个任务:制作一个原汁原味的哈萨克毡房参加塔城地区的评比。虽然,每个哈萨克人都和毡房感情笃深,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没有几个人知道古老的毡房怎么搭了,至于其中的陈设,更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她终于打听到乡里有两位年轻时以做毡房出名的老艺人,老艺人不仅搭起了一座木斯里木江从未见过的漂亮毡房,还告诉她,毡房里该挂什么东西,每件东西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木斯里木江一一记下,后来写了一篇《哈萨克毡房制作》的论文。结果,这顶毡房不仅在地区评比中拿第一,木斯里木江的论文还被塔城地区下发给7个县市,成了制作哈萨克毡房的“标准教材”。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竟然藏着那么多有意思的内容。木斯里木江从此对古老的哈萨克文化着了迷。她那时已是主管文教卫生的副乡长,利用工作之便,走家串户做田野调查,搜集民间文学、传统手艺,听说谁家“破烂”多,她会马上跑过去,许多珍贵的民间手工艺品就是这样“捡”来的。为了收集乡亲们那些古旧的家什,木斯里木江专门买了辆三轮车。素来敬重她的乡亲们颇不理解:“你天天收集垃圾干嘛?”木斯里木江很认真地回答:“这些都是宝贝啊,是我们哈萨克人的命根子。”每一年,县里乡里开人代会,木斯里木江都是一位积极参与者,目的只有一个:向代表们打听,谁家有古老的手工艺品?哪个村有民间艺人?哪个乡有民间诗人会唱古代的史诗?一有线索,她会一一寻访。在托里县人代会上,她第一个提出要保护哈萨克族的文化遗产。县文体局搞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四处打听一位80多岁的女铁匠,谁都说不清楚,找到木斯里木江,她立刻把调查队带到了女铁匠家里。托里县虽然地方不大,却是一片民族文化的沃土。一位叫哈拉木·阿尔特的著名黑萨尔住在白杨河,他会唱200多篇哈萨克英雄诗篇,还会唱100多篇宗教史诗,可是他已经84岁了,到了风烛残年,随时可能带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又是木斯里木江带着县文体局的调查队找到这位老艺人,抢救了这批宝贵的文化遗产。木斯里木江积十几年之功,收集了不同针法的200多种花毡图案,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毡制作“专家”,乡亲们给她送了个绰号——“花毡研究员”。2008年,她正式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想让更多人了解哈萨克文化得知与记者同行的有一位自治区作协的领导,木斯里木江郑重地捧出了七八个发黄的笔记本和几撂厚厚的稿纸。1978年,只有26岁的木斯里木江开始了诗歌创作。尽管少有机会发表,她的创作热情却丝毫不减。这是她30多年创作的1000多首诗歌、26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26篇民间文学论文。<
好了,关于“哈萨克”一个乡村哈萨克女人的“文化苦旅”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