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最高法院出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政策》,如果您对最高法院出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政策感兴趣,请往下看。
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京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个重要指导性文件,也是为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又一重要举措。《意见》全文长达1.2万余字,包括6个方面内容,共计30条具体意见。
“随着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文化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规范、引导、促进与保障作用日益明显,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今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十年来,我国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猛增,且增速呈加快趋势,我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结合十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根据形势任务的新变化,《意见》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确立知识产权司法新政策
为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意见》要求“强化四个观念”:要强化加强保护观念,充分认识加强保护是当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要矛盾、基本定位和政策取向,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用足用好知识产权法律,加强各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切实降低维权成本和加大制裁力度;要强化分门别类和宽严适度观念,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注意适应各类知识产权的属性和特点,符合各类不同知识产权的功能和保护需求,使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更加适应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更加符合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符合我国文化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要求;要强化利益平衡观念,把利益平衡作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重要基点,统筹兼顾智力创造者、商业利用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协调好激励创造、促进产业发展和保障基本文化权益之间的关系,使利益各方共同受益、均衡发展;要强化初次裁判正确观念,高度重视提高第一审初次裁判的正确率,使当事人及早获得司法公正,提高服判息诉率和减少上诉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分析研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阶段性特征、国内外需求、法律裁量空间、价值和效果取向以及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加强保护、分门别类、宽严适度”的知识产权司法政策,标志着人民法院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政策、理念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和新高度。
首次提出
“六个更加注重”工作思路
文化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和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意见》要求各级法院和广大知识产权法官要充分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能动司法,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
为此,《意见》提出了“六个更加注重”的工作思路,即更加注重激励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更加注重推进文化创新和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更加注重推动知识产权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更加注重发挥知识产权对实体经济的促进和引领作用、更加注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首次提出
“五个更加重视”工作要求
为进一步增强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性,《意见》要求继续深入落实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构想和目标,增强贯彻这一战略目标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确保贯彻落实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为此,《意见》提出了“五个更加重视”,即: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形势新要求,更加重视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确保知识产权法律的贯彻实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更加重视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重视程序保障和过程透明,重视在先典型案例示范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利益攸关方提供稳定和可期待的预期,最大限度地使其避免受司法标准不统一的困扰,积极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要更加重视长效保护机制,重视一以贯之的法律执行,重视营造一种持之以恒的长效保护机制,避免为一时一事改变甚至损害法律的长效执行;要更加重视平等保护,重视知识产权法律的一体执行,坚决遏制地方保护;要更加重视裁判的引领和导向功能,在裁判中重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意把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把维护公共道德作为司法保护的重要价值追求,提升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法治文化。本报记者魏小毛
好了,关于“知识产权”最高法院出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政策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