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云南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采访记(上)》,如果您对云南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采访记(上)感兴趣,请往下看。
云南,彩云之南,一片美丽的土地。近年来,记者多次前往这片红土高原采访,但5月下旬的这次云南之行不同以往。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处及审查处的几位同志赴云南调研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相关情况,记者随行,第一次把目光瞄向这个特殊的领域。
调研采访的第一站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说实话,记者对建水县并不熟悉,甚至对大名鼎鼎的建水紫陶也知之甚少。来到建水实地走访之后,才知道建水紫陶竟能与宜兴陶瓷媲美,同属中国四大陶瓷之列。
据建水县工商局负责人介绍,建水紫陶产业始于清光绪年间,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在2010年以前,建水制陶业有近30家家庭作坊,产品均以各自厂名和人名为代号销售。看似热闹的销售方式,却难以让消费者认知建水紫陶这一独特产品,更不利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不利于产业化培育。
大约在4年前,在云南省工商局商标处的指导下,建水县工商局着手推动建水紫陶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工作。2011年6月,由建水县紫陶协会出面,成功注册了建水紫陶、建水紫陶及图两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今年3月,建水陶又喜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此后,建水县工商局及时指导紫陶协会开展商标宣传、保护和使用工作,于2011年10月制定了《建水县紫陶协会建水紫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定》,鼓励紫陶生产企业使用该证明商标,引导紫陶行业不断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开拓紫陶产品市场。
建水紫陶产业依托品牌优势,努力拓展市场,生产经营得到迅猛发展。2008年,经建水县工商机关登记注册的制陶单位仅有49户,从业人员1000多人,年产值3000多万元。如今,全县从事紫陶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达247户,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去年实现产值2亿元,并拥有火宝、贝山、陶茶居等多件著名商标,累计使用证明商标标识11万张。建水紫陶产业吸引了江苏、湖北等地的陶艺师和北京、昆明等地的书画名家加盟,紫陶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和泰国等地。2012年12月13日,第一届中国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建水紫陶作为云南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代表之一参会,参展的产品开幕伊始便销售一空,并频频接到订单。
5月26日,记者一行来到建水县城边的碗窑村,走访了云南省著名商标企业红河火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制陶车间,记者看到了制陶原料五色土,看到了辛勤劳作的陶艺师。他们有的在制陶,有的在陶体上作画,其阴刻阳填的作画技艺令人称赞。一堆堆毫无生气的泥土在这些能工巧匠的手中捏啊捏、转啊转、刻啊刻、烧啊烧,慢慢变成一件件艺术品,有了生命的活力。
同行的云南省工商局商广处处长冯林告诉记者,在红河州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库中,不仅有建水紫陶,还有蒙自过桥米线、弥勒葡萄和个旧鲁沙梨;建水县不仅有建水紫陶,还有建水草芽、建水小米辣和建水酸石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水酸石榴注册成功后,在服务“三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品出口泰国等国家。(喻山澜马晏)
(编辑:肖悦)
好了,关于“建水”云南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采访记(上)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