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破冰远航》,如果您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破冰远航感兴趣,请往下看。
本网讯很多企业在呼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快步伐。
那些躺在各个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库里的专利、商标、版权,如何完成其由无形到有形的转变?质押融资是一个途径。
那些在市场上奋力拼搏,潜心于创新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如何抵御金融危机后的融资困难?知识产权或许能派上用场。
在竞争渐趋激烈的金融机构,如何寻找到具有无穷潜力的优质客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能会带来机会。
这件事关多方的新型金融业务,近些年在中国以各种形式开展起来。从2010年的破冰之举,到2011年的扬帆远航,陕西省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正开展得有声有色。
政策突破
陕西省首次专利质押之举是在2010年4月的西洽会上。会上,陕西省知识产权局与中国建设银行陕西分行、招商银行西安分行签署了《建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体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家银行将为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每年4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同时,建设银行陕西分行与4家专利企业达成专利质押融资协议,协议金额共计7250万元。招商银行西安分行也与两家企业签订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协议。
在陕西省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处负责人眼里,此次的签约得来不易:“2009年,我们就和有关金融机构接洽,希望能将工作开展起来。但接触后,金融机构的反应让我们失望。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不了解,且用无形资产质押的风险较大,很多金融机构都表示心里没底。”对此,他们只能积极寻求更多途径,联合更多职能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努力推动这项创新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2010年4月的西洽会上,陕西省知识产权局政银合作的第一单签成。但由于风险承担、知识产权评估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随后的进程较为缓慢,一些银行处于观望状态。
事情的转机来自于2010年下半年,陕西省知识产权局与陕西银监局、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省版权局7厅局联合出台了《陕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这是全国首部将专利、商标以及版权三合一的管理办法,从政策上突破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障碍,成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破冰之旅。
据介绍,该办法实现了风险补偿、尽职免责和专项补贴等政策层面上的突破。对于逾期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将由政府设立的专项基金按照规定进行垫付式风险补偿。对专利权质押贷款出现非主观责任形成的不良贷款,免予追究贷款人的相关责任。还设立专项资金,进行相关补贴,如中小企业局设立专项资金贴息,陕西省知识产权局提供质押融资评估经费,以减轻借款人的财务负担。
风险补偿和尽职免责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打消了银行的顾虑,同时,也出于寻找优质客户的需要,银行开始放开手脚,开始尝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一新的业务。
今年2月15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陕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办法出台后,银行也开始主动找上门联系我们,政策的突破和政府的支持,为质押融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持。”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好了,关于“陕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破冰远航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