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近十年中国在澳大利亚专利申请回顾》,如果您对近十年中国在澳大利亚专利申请回顾感兴趣,请往下看。
1972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立外交关系。有意思的是,这一年正值中国的鼠年,位于所有属相中的第一位,恰好赋予两国关系走进新篇章一个特殊的寓意。时至今日,两国关系已经走过了4个10年。事实也证明,随着两国在外交、文化和商业领域关系的加强,中澳之间的关系不断走向成熟。今年是两国建交40周年,这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回顾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尤其是回顾日益增长的商业合作在知识产权领域所发挥的作用。
2012年1月到7月上旬,澳大利亚专利申请受理量为1.5018万件(包括标准专利和革新专利),预计到2012年底,该数字将达到3万件以上,超过在全球金融危机到来之前的2007年这一专利申请高峰年的2.8054万件。这个数字还说明,与10年前2002年的专利申请量2.3586万件相比,将增加27%。这些鼓舞人心的数字反映出澳大利亚具有一个成熟的知识产权市场,显示了它持续增长的强大经济体系,体现出企业在澳大利亚进行专利申请(最后获得专利权)以支持它们在澳大利亚成功进行商业运作的重要性。当然,这些统计都不包括注册的外观设计。
在这些专利申请中,90%为非澳大利亚专利申请人。这是由于澳大利亚的制造业相对较小,需要进口大量的商品,或者是在许可条件下商品需要在澳大利亚进行组装。这为那些欲成功登陆澳大利亚的外国制造业企业,无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以及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这些制造业企业通常来自欧洲、美国,后来日本企业也加入,现在韩国企业也已开始进军澳大利亚。这些企业都已在澳大利亚逐步建立起专利资产组合,以助力它们的产品销售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预计2012年将要在澳大利亚申请的3万多件专利申请中,超过93%为标准专利。这个比例在过去的10年中基本保持稳定,只在大约5年前略有下降,而革新专利的申请在这10年中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这一方面有可能是由于金融危机的缘故,但还有一个极大的可能是澳大利亚的革新专利逐渐为人所知并开始使用。比如,要么仅以革新专利的形式单独存在,要么与标准专利结合起来申请并同时存在(这可能是更有效的做法)。
上面提到的是在最近10年中,澳大利亚专利申请量将增加27%。而在同一时期,中国的情况如何呢?如右图所示,在2002年,中国在澳大利亚的专利申请(包括两种类型的专利)共51件,而在2011年,为449件;截止到2012年7月上旬,为317件(图上未显示)。可以预计,至2012年底,中国在澳大利亚的专利申请量将突破600件。也就是说,中国在澳大利亚的专利申请量预计在2012年比2002年增加1140%,即在10年间增加了10倍!图中还可看出,在2009年之前,中国在澳大利亚的专利申请量保持持续增长,但是增长曲线比较平缓,比如从2005年到2009年5年间,申请量增长了100件左右。而2009年之后,专利申请量增长呈明显上扬曲线。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40%,2011年比2010年增长了42%。虽然中国申请量占澳大利亚总申请量的比例仍然较小,然而它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来自美国、日本、欧洲的主要申请国不同(比如,它们的申请会集中在一些知名的大企业上),中国申请人则相对分散(当然不排除个别一两家大企业在澳大利亚建立起了较大的资产组合),专利申请来自规模不同、知名度不一的企业,还有很多专利是以个人名义申请的。不仅如此,这些专利申请所涉及的技术领域相当广泛,产品至少涉及到14类,诸如:生物和制药(至少31家企业),电信(至少14家企业),化学和化工(包括水处理)(至少23家企业),太阳能、风能和节能环保(至少14家企业),医疗设备和电子设备(至少5家企业),机电设备(至少10家企业),大型集装箱机械和大型机械(至少7家企业),照明(包括LED灯)(至少3家企业),集装箱和车辆探测系统(至少1家企业),家电(至少4家企业),材料(至少2家企业),工具(至少3家企业),金融电子产品(至少1家企业),塑料制品(至少1家企业)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提及的企业数量少于实际数量。因为据笔者了解,很多以个人名义申请专利的申请人往往都代表某一家企业。这也许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中国占领澳大利亚技术领域的市场将有可能是全方位的。虽然中国目前在澳大利亚的专利申请量数目不大,但这只是时间问题。
从申请专利类型上来看,与来自其他国家的申请人相比,中国企业在过去的10年中申请革新专利这种授权快的短期专利一直没有停步。但近一两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有侧重于标准专利申请的倾向。这说明中国企业专利申请决策人逐渐了解到,澳大利亚市场可以获得更多利益,同时掌握标准专利和革新专利,获得长期和短期保护,无疑可以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
显而易见的是,中澳两国之间的商业交易水平仍在提高,并且中国的企业已很快学会如何成功和持续地在澳大利亚开展业务。这当中包括建立良好和有用的专利资产组合,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利用这一专利战略以更有力地与澳大利亚市场上的“大玩家”竞争。一方面,我们需要意识到,过去10年间,中国政府、发明人以及企业等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同时仍有必要意识到,中国的知识产权工作仍还有发展空间。比如与在澳大利亚申请的所有专利比较,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所占的比例从10年前的0.2%增长到2012年的2.1%,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是与中国在全球国民生产总值份额相比,这个比例仍然很小。放眼未来,笔者相信,中澳之间的联系会不断加强,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澳大利亚开辟市场。在此,笔者想对中国企业说的是:今年正值中国的龙年,龙腾虎跃之时,也许正是考虑在澳大利亚建立专利组合的一个良机呢!帅杰(JackRedfern)
(编辑:朱杉杉)
好了,关于“澳大利亚”近十年中国在澳大利亚专利申请回顾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