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浙江二成多企业商业秘密曾被窃取》,如果您对浙江二成多企业商业秘密曾被窃取感兴趣,请往下看。
“保住了秘密,就保住了市场。”这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一句口号,100多年来,其高度保密的原浆配方成为可口可乐长久不衰的法宝。
然而,浙江省工商局日前首次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如何守住秘密已经成了让企业万分头疼的事。数据显示,在这个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里,23.4%的企业商业秘密曾被窃取,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企业因此蒙受较大经济损失,市场竞争力也快速下降。这些商业秘密究竟是如何泄露的?企业如何防范?《工人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员工出走”成企业泄密主因
在浙江临海,一家以生产节日灯为主的、年产值6000多万元的制造企业,发展一直较为平稳。但2009年,企业突然遭遇灭顶之灾:一个月内,包括副总经理、业务经理、技术部经理、质检员、管理员、单证员、打样员等公司主要管理人员集体跳槽,并带走了所有经营信息资料、技术资料、供应商资料和客户订单。
那些原本属于该公司的外贸订单直接变成了竞争对手的订单,使对手企业当年的营业额直接飙升至2000多万元,而该公司因几乎没有订单可做陷入破产境地。
“真是没想到,他们居然会这么狠!”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了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在聘用之前,已经与员工签订保守商业秘密协议,同时还制定了《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事故查处制度》、《安全档案管理制度》、《贵重危险物品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各种保密措施,但仍未能阻止灾祸的发生。
临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随后的检查中发现,该企业30份记录包括客户名单、详细地址、联系方式等在内的详细的客户信息资料、经营信息资料,以及58张各种规格的节日灯设计图纸资料,因为员工跳槽而泄密。
最终,司法机关对涉案的犯罪嫌疑人,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刑并处罚金。侵权公司与权利人某公司达成和解协议,由侵权人赔偿某公司经济损失615万元。
据记者了解,企业因内部员工“跳槽”或“自立门户”而造成商业秘密流失,已经成为商业泄密的主要原因。这一内部泄露的方式占所有泄密方式的71.9%,也就是说4起泄密案件中就有将近3起通过此种方式泄密。
“内鬼卧底”让企业防不胜防
与“跳槽”相比,有一种泄密方式更让人难以察觉——“在职员工违背合同约定泄露企业商业秘密”。泄密当事人,虽然与单位签订相关保密合同,但是为追求更大的自身利益,在从事原职的同时利用自身便利,擅自公开或转让单位商业秘密为另一家单位服务,从中牟取暴利。调查显示,这种泄密方式占所有泄密方式的14.6%。
宁波一家石化科技公司,就曾有过这样的遭遇。8年前,该企业去江苏竞标项目。谁知道,竞争对手通过搞定他们的营销经理,打听到了这家企业的报价、设备配置等关键信息。结果,一个180万元的项目就这么被对手拿走了。
类似的事件舟山某机械有限公司也经历过。这家公司的职工尹某负责公司某核心设备的组装。在职期间,尹某利用工作便利私自打听、收集该设备的客户资料,并将其泄露给正在仿制该设备的上海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甚至还直接向前来参观或欲购设备的客户介绍、推销上海公司的仿制设备。在这期间,尹某还以电话、短信、上门指导等形式帮助上海公司解决该设备的装配技术难题,接受该公司给付的出差费用,同时,双方约定了销售提成意向。
最终,司法机关对该案的当事人,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论处,并处罚金1万元。
这样的“卧底”让企业主尤其胆战心惊,“企业愁的是找不到人才,可又怕太能干的人最后是个卧底。”一位企业主如是说。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企业主在招人时格外小心,生怕引来“狼”。为了“防狼”,有的企业主甚至秘密在公司各个核心岗位上安排反卧底人员。
商业泄密怎么“治”?
从外贸到传统制造,再到计算机软件开发,商业泄密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广泛;从设计图纸被盗取,到核心技术资料被盗卖,再到多年客户名单被盗用,泄密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企业究竟该如何防范?
浙江省工商局经济检查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商业秘密首先要靠企业主体,因此企业首先要加强自己的护密意识。
企业顶层设计专家、企业医生养成系统平台的创始人王靖飞也持同样的看法,“你每年体检吗?有体检说明你有安全意识。做企业也一样,也需要体检。因为专家的角度和老总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很多中小企业家把精力投入到业务上、销售上,却很少会请一个会计师来评估债务问题。这是安全意识淡薄的体现。”
除了商业主体强化安全意识以外,保护商业秘密也离不开相关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应对各种侵犯商业秘密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而构建商业秘密保护长效机制。
目前,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浙江实行“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协作、企业负责”。据统计,从2011年至今,浙江共查处各类商业秘密案件160多件,移送公安机关17件,追究刑事责任22人,案值1.1亿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
如今,在浙江台州、金华、舟山等4个市和温州市瓯海区、嘉兴市海盐、平湖等30多个县(市、区),政府陆续成立了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工作领导小组,以政府名义下发规范性文件,并在组织保障、财力支持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帮助企业保护自身商业秘密。
(编辑:白逸群实习编辑:梁艳超)
好了,关于“商业秘密”浙江二成多企业商业秘密曾被窃取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