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西部大开发:在重点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专利 “知识产权”深圳市知识产权工作再创佳绩 “科技成果”内蒙古75件专利技术成果网上“招亲” “品牌”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自主品牌进步最大 “技术创新”黄奇帆: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应遵循“三不”原则 “互联网”中国互联网迎开放元年从金屋藏娇到用户共享 “汽车”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坚持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是永恒主题 “知识产权”云南:推动试点建设的创新省份 “塞尔维亚”共建一带一路,让高铁跑出新天地 “周杰伦”周杰伦方面否认出售婚纱版权:将采取法律行动 “电视”中国3D电视市场认知度逾八成将成未来消费主流 “建水”云南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采访记(上) “中国”李克强:对恶意侵犯知识产权者要重罚直至倾家荡产 “专利”重庆将整合知识产权服务方便企业一站搞定 “春晚”央视春晚网络直播首次落户“外家” “公司”江苏一公司“反向假冒”贴铭牌法院一审判赔190万余元 “电子商务”我国将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培育经济新动力 “作品”火出圈!王濛“东北唠嗑式”解说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吗? “版权”广电打响版权管理攻坚战 “商标”广东中小企业饱受“蹭名牌”之苦 “证据”想了解在先销售商品构成使用公开的认定?看这里 “广西”广西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效果显著 “国家版权局”国家版权局提醒电商平台加强版权管理 “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中国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华硕”主板厂商竞争添变数华硕专利战火一触即发 “崂山”崂山茶:好山好水好品牌 “美国”百度淘宝被列“恶名”诚信与知识产权成焦点 “本田”售假敛财山寨汽配涉案2500余万 “专利”《中国绿色专利统计报告(2014-2017年)》发布,有何亮点? “牙痛”语文老师自创治牙痛秘方获两件专利 “医疗”医疗创新解冰雪健儿后顾之忧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为创新驱动提供有力支撑 “青蒿素”青蒿素专利被外国抢注发明权争夺数十年 “专利”全国海外专利申请十强北京占三席 “重庆”重庆公交领域首次注册商标 “超市”法宝超市被指误导消费者 “创业板”尚福林:创业板推动落实自主创新战略的内生功能日益显现 “博鳌”创新热潮涌动博鳌 “商标”广西制定商标品牌强桂战略行动计划 “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影视”论坛聚焦影视改编之道 “白水”杜康商标之争添变数 “脸谱”彩塑京剧脸谱:五色油彩画人生 “江苏”加大科技投入重塑农业盛景 “三星”高通拆分:红海创新启示 “中国”我国工业生物技术发明专利数居世界首位 “药店”“前列康”商标被克隆康恩贝药店取证胜诉 “碳纤维”我国碳纤维科研实力显著提升 “北斗”北斗卫星:定位精度优于10米可用性超过95% “家具”河北家协引“达芬奇”为戒命严查洋品牌 “知识产权”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应更多考虑培育实务人才

“关中”西部大开发:在重点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专利

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相伴审查27载,不负似水流年》,如果您对相伴审查27载,不负似水流年感兴趣,请往下看。

本网讯因为对新生事物的好奇,27年前,她放弃了原来的工作,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当了一名专利审查员;27年后的今天,她依然在专利审查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她就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下称初审及流程管理部)审查员廖承华。

“回首这27年,我很庆幸当初的选择。从专利申请文件最初的纸件审查,到专利审查的半自动化管理,再到现在专利审批的电子化,我亲历和见证了我国专利审查事业的成长。而我也这亲历中,从最初对专利的懵懂,到爱上专利审查,并成长为一名资深审查员,实现了与专利审查的共成长。”

相伴审查27载,廖承华未负这似水流年。

见证专利审查进步

1985年的一天,当时还在铁道部南口机车车辆厂工作的廖承华偶然从同事口中听到一个消息:中国专利局成立了,正在招聘专利审查员。“什么是专利?审查员又是做什么的?”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的廖承华心开始萌动了:何不去试试呢?

没想到,廖承华这一试居然成功了。学机车柴油机专业又会德语的她很快被录取。经过几个月的法律和专利基础知识的培训后才正式上岗。廖承华被分配在专利公报编辑室,负责编辑发明专利公报。4年之后,廖承华被安排做发明专利的初审工作。

当时,所有的专利申请文件都是纸件,专利审查和流程管理都是通过纸件文档交接和纸件卡片记录的方式进行。”廖承华介绍说,申请人递交一件专利申请之后,受理处会为它建立档案和给予申请号并送到分类室进行分类。此后,发明专利要进行初审、公开、实审、驳回或授权等,每经过一道工序,该流程的审查员就会在纸件卡片上记录清楚该案何时进入、何时送出及原因,中间文件跟着审查流程的走动而流动。由于流程比较长,专利审查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再加上时间一久有些卡片上的笔迹难以辨认,就导致案件不易精确定位,要找某一件案子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专利申请量已开始不断增加,纸件管理模式开始受到挑战。

于是,廖承华他们就开始尝试自己编写一套文档位置典藏系统,从确保文档位置准确做起,提高工作效率。每遇到一个案子,他们就把案件的相关信息录入计算机,经过几年的数据积累,到90年代末期,已基本实现了文档信息的电子化,卡片式管理被淘汰。“2003年,专利局推出了C3系统,流程管理实现了半自动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例如写视撤通知书,以前一个审查员一天最多处理30多件,有了C3,一天甚至可以处理100多件。”廖承华表示。

2010年2月10日,中国专利电子审批系统(简称E系统)的上线,更是实现了中国专利审批模式的巨大变革。“申请电子化了,审查电子化了,各个流程间纸件交接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都避免了,流程进一步优化,专利审查周期进一步缩短。”廖承华感叹:现在专利申请量增长这么快,如果没有实现电子化,该如何从这浩如烟海的文档中准确找到某一件申请案件?要完成这么多纸件文档的流程交接,又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真是不可想象!

实现自我不断成长

如果说过去的27年是我国专利审查事业快速成长的27年,那么同时也是廖承华作为一名专利审查员快速成长的27年。

“刚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时,我对专利是懵懂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工作之后,我发现专利审查是一个可以不断接触新知识的职业,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廖承华告诉记者,最初接触发明专利公报编辑工作,她感觉很是新奇——化学、机械、电学……各个领域最新奇的发明创造、最前沿的技术一下子展现在眼前,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尽管刚开始时遇到一些专业问题还不太了解,但同事们在一起摸索,一起讨论、学习、交流,总是能得到解决,反而觉得很快乐。

对公报的编辑轻车熟路之后,廖承华又先后被调去做发明专利的初审和实审的流程管理工作。“有些人可能以为,初审和流程管理工作很简单,不需要太动脑子,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需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廖承华介绍说,自己最开始做审查工作时,没有导师“传、帮、带”,遇到问题就自己翻审查指南,自己摸索,实在弄不明白,就找当初的培训老师解答。后来,经过多年不断地学习、积累,工作起来才逐渐得心应手。

“不过,即使是轻车熟路了,作为一名专利审查员,还是需要不断学习。E系统上线之后,审查与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对工作的要求更高了。以前专利申请的管理是按专利类型分部门管理,初审及流程管理部只负责发明专利。E系统上线之后,专利申请的中间文件是按法律手续文件的类型管理,不管是哪种专利,只要是同一种法律手续,就都在一个处室处理。因此,审查员必须要懂3种专利的全流程。否则,就没法高效完成工作。”廖承华坦言。

在承担审查工作的同时,廖承华还从1995年开始就先后担任实审流程处副处长、处长职务。“作为部门负责人,光完成自己的审查任务还不行,还要考虑整个部门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这些年来,担子在不断加重,工作在不断变忙,但却一直感觉很充实。”廖承华告诉记者。

2010年,廖承华从处长的职务退了下来,明年,她就要退休了。“回顾自己的一生,做27年专利审查员,我没有虚度年华!”她真诚地希望我国的专利事业越来越好,她也深信我国的专利事业会越来越好!(吴艳)

好了,关于“专利”相伴审查27载,不负似水流年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