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筑专利之基,建创新大厦》,如果您对筑专利之基,建创新大厦感兴趣,请往下看。
北京建筑大学注重科技创新,多措并举打通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
从北京站、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到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国家大剧院、北京南站、国家体育馆、大兴机场……这些标志性建筑的背后都留下了北京建筑大学(下称北建大)师生们的创新智慧。作为一所建筑类高校,北建大始终坚持科技兴校,以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需求为导向,坚持特色鲜明的建筑学科优势,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地方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构建学科、产业两个全链条,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我们进行体系化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打下高质量专利的基础。”北建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成果转化与科技合作办公室主任周理安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政策支撑创新研发
“没有研发的支撑,就没有后续的转化。”周理安表示,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学校重点支持、优先安排,依据项目转化落地的成果,给予他们实验室租金返还减免、增加研发人员配给等支撑,加快知识产权转化进程。
目前,北建大按照《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等政策要求,成立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打造复合型、高水平、专业化的技术转移转化人员队伍。2020年4月,北建大修订印发了《北京建筑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暂行)》《北京建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暂行)》等规章制度,建立了清晰明了、操作性强的成果转化落地政策和实施细则。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北建大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及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由该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陈家珑牵头主持的科研课题《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课题系统研究了建筑垃圾处理生产线、再生混凝土、再生砂浆等关键技术,形成建筑垃圾资源化成套技术体系,提交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共3件,其中已获授权1件。目前,该技术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服务于全国25个省近百个城市,长期为住建部、工信部及发展改革委员会等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促进了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针对汽车“堵”城、雾霾“压”城、垃圾“围”城和雨水“淹”城等一系列大城市病,该校教授徐世法带领科研团队,按照“延长寿命减少需求”“高比例全断面固废利用”和“颠覆传统绿色生态”创新原则,研发形成“长寿命固体废弃物道路建造技术”“减灾减排功能型道路成套建造技术”和“耐久型冷拌冷铺绿色路面技术”等代表性特色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团队还与相关企业合作,先后建成了10个生产线、3个示范基地、8个示范工程,固废利用总量达1000万吨。科研成果已拥有发明专利30件,并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相关技术成果已在奥运工程、ApEC工程等60余项重点工程中示范应用。
布局助推成果产出
“专业人员做专业的事情是我们实现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保证。”周理安表示,学校积极打造复合型、高水平、专业化的校内专利转化团队,同时通过社会化招标、招聘等方式,引入多类型多层次的知识产权服务团队,推进知识产权协同运作。此外,针对部分研发人员专利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学校通过定期组织知识产权培训,加强师生员工的专利保护意识,提高一线科研人员的专利布局能力。
目前,北建大依托优势学科,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形成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的联动机制。学校产学研合作涉及建筑、市政、土木、机械等多个领域,与26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无缝对接,搭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破解高校和企业、市场间的断层问题;加强与北京市通州区、西城区、大兴区、怀柔区、密云区等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建设14个高端智库;与荷兰、意大利、法国等建立研究合作,共建国际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基地,优势学科领域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城市设计与遗产保护是北建大优势特色科研领域,专利成果产出喜人。例如该校副校长李爱群教授团队围绕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抗风与隔震减震、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等技术拥有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9件。值得一提的是,该科研团队研发的隔震结构多目标一体化设计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公示)、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该技术成果已应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地铁建筑群等60余项工程,直接经济效益高达15.31亿元。
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修复是北建大的另一重大科技攻关成果。北建大教授侯妙乐的研究团队在古建的数字化修复以及跨学科合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成功实现了高17米、宽22米的云岗石窟第18石窟等比例复原。在技术创新方面,该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及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强强联合,创建了石窟造像多层级信息留取表达技术,建立了石窟造像病害量化诊断评估技术,研发了石窟造像数字化修复系统,实现了基于艺术价值的表皮分区划分、高精度三维信息留取与虚拟修复、基于复制工艺的高性能复合材料、装配式结构研发、多维数字化快速成型与制造等5大关键技术。目前,相关技术已服务于长城、故宫、潼南大佛、应县木塔、秦始皇兵马俑等50余个国内外重点文物修复项目,直接经济效益高达2.2亿元。
转化机制打通链条
2020年7月,北建大成立了成果转化与科技合作办公室(下称科转办),整合了原有的科技处、学报编辑部、高精尖创意中心等5个部门,统筹科研创新平台、项目奖励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工作,实现了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
在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科转办在搭建线上运营平台、优化奖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为了满足北京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等地建设规划要求,北建大科转办搭建了成果转化线上试运营平台。该平台根据需要划分出不同区域:成果库开放信息,展示校内现有科技成果;项目库对接企业、政府,确定合作项目;专家库综合校内、外相关产业专家建议,提供技术支持;合作伙伴库解决研发人员在技术与市场需求方面的对接问题。
在成果展示方面,北建大构建分级展示地图,针对全国、北京市16区、北京市功能核心区、核心区各街道等地区,细化项目、成果情况,实现精准对接。在构建线上运营平台的同时,北建大也持续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收益的奖励体系,将知识产权运营纳入学校绩效考核机制。科转办将以知识产权许可或转让方式运营获得的净收益的奖励比例由原来的70%提升至90%;对于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获得专利奖金奖、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的团队和个人,予以荣誉表彰,并给予数额不等的现金奖励。
近年来,北建大通过健全规章制度、细化管理流程等措施,持续优化知识产权管理;通过探索开展贯穿重大项目全流程等措施,持续鼓励知识产权创造;通过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优化激励机制等措施,不断激活知识产权运用,使得知识产权制度在学校科技创新中发挥了基本保障作用。北建大打通了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初步形成了具有建筑类高校特色的知识产权运行模式,使学校具备了建设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的良好基础。(本报实习记者刘弘一)
(编辑:晏如)(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好了,关于“知识产权”筑专利之基,建创新大厦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