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一些蟹商将外地螃蟹运至阳澄湖浸泡一段时间,最后打捞上来冒充“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事。而这种冒充的阳澄湖大闸蟹也被称为“洗澡蟹”。
在辣椒领域,同样存在着“洗澡椒”的说法。日前,“辣椒之王”湖南湘阴樟树港辣椒在六月迎来产销旺季,但外地冒牌辣椒也接踵而至。一车车冒牌辣椒运进樟树港“洗澡”销售,而市场上假货的产量,或已是原产的几十倍之多。假冒泛滥,正在对该地理标志农产品形成长期困扰。
因风味独特,樟树港辣椒被民间称之为“辣椒界的爱马仕”,价格常卖到300元左右一斤,是中国溢价最高的农产品之一。但品牌溢价上去了,仿冒的樟树港辣椒也开始“大行其道”。面对这一情况,近几年樟树镇辣椒产业协会开展了相应的维权行动。同时,当地执法部门也对前来“洗澡”的仿冒椒开展执法。但总体看,效果并不明显,在巨大的利益刺激之下,仿冒侵权辣椒仍大量存在。
作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樟树港辣椒所遭遇的侵权困扰,远非孤例。人们所熟知的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等,都长期面临这一问题。它一方面是这些品牌溢出效应的一种直接体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地理标志产品的维权复杂性。最近,国家知识产权局对《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管理和保护办法》进行修改,其中一个关注点,就是从法律上更重视对“潼关肉夹馍”式过度维权现象的预防。
但是,相对于“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等过度维权现象,樟树港辣椒等地理标志农产品所遭遇的真实的侵权困扰,其实才是商标权保护面临的更普遍问题。
越是高溢价的品牌,被仿冒的几率就越大,也就意味着企业的维权成本越高。很多仿冒行为之所以大行其道,正是抓住了这一现实弱点。所以,依靠企业单枪匹马进行维权,注定难以在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这方面,除了法律制度层面给予企业更有力的撑腰,也还需要执法资源的保障。
以樟树港辣椒、五常大米为例,这类产品的产量实际是非常有限的,这意味着市场上大量打着相应商标旗号的同类产品,都可能是仿冒品,其侵权行为一点都不隐蔽。在理论上说,只要市场执法资源充足,加强执法协调和异地执法,是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市场监管,有力压缩这类仿冒产品的流通空间,也能间接提高仿冒行为的成本和风险。
所以,我们既要反对碰瓷式维权,但也要通过有力的执法,特别是加强对制假、仿冒源头的执法,来遏制“破窗效应”,让侵权行为无法堂而皇之地进行。
当然,品牌本身的维权能力也需要提高。比如,近年来为保护五常大米品牌不被仿冒,“五常大米”建立了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并选择诚信经营的大米加工企业加入防伪追溯体系。这方面,樟树港辣椒也在尝试进行探索。如当地提出给那些确实是樟树港种子种出来的,外观和口感接近的外地仿冒辣椒一个名字,授权他们使用一个类似于“樟树小青椒”这样的副品牌,以区别于“樟树港辣椒”这个地理标志。这种尝试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但多元化的商标保护思路,值得提倡。
相对于工业大品牌,地理标志农产品由于行业特性和企业的规模、盈利能力等多种原因,自身维权能力的确天然处于弱势地位。从法律的完善到执法资源的保障,都需要给予它们更多的关注。地理标志农产品要做大做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营造更积极的商标保护氛围,就是对它们的最大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