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来,安徽马鞍山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对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标准,按照《马鞍山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全市创新创造,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创造量质同升。一是激发知识产权创造活力。示范市建设以来,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9.9件增长到33.5件,稳居全省第三位,为全省平均水平近两倍;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4746件、PCT专利申请81件、注册商标申请16280件,有效商标注册量从9112件增长到24023件。二是彰显知识产权创造实力。示范市建设以来,国家级、省级专利奖硕果累累。全市首次获得中国专利奖银奖,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2项,安徽省专利金奖3项、银奖5项、优秀奖44项,省专利奖获奖总数始终居全省第二位。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提高。一是示范优势引领。示范市建设以来,全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数占全省获批总数近三分之一。全市现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8家、优势企业19家,国家级示范企业数占全省总数四分之一。二是贯彻管理标准。鼓励企业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已通过“贯标”第三方认证企业逾百家。三是发挥融资价值。示范市建设以来,马鞍山市单笔专利质押融资金额实现亿元突破。累计办理专利权质押216件,融资金额15.96亿元,商标权质押92件,融资金额7.238亿元。四是专利协同运用。支持慈湖高新区开展化工材料产业专利导航工作,为高新区化工材料产业转型升级、突破技术壁垒提供路径指引。推动南马机器人牵头建立智能制造专利联盟,基本完成筹备工作。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一是抓驰名商标保护。指导优质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案件中申请认定驰名商标。示范市建设以来,新增驰名商标8件,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现驰名商标总数达到21件,覆盖装备制造业等多个行业。二是抓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组织开展“铁拳”行动、“蓝天”行动、“4.26”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秋季地理标志保护等专项执法活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411件,专利假冒案件517件。三是抓电商纠纷案件判定。在全省率先加入全国电商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协作调度机制,成为全国10家市级协作单位之一、全省唯一市级协作单位,示范市建设以来,共判定上报电商侵权纠纷案件406件。
知识产权管理扎实推进。一是强基层。加强县区(园区)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全市现拥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1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1个;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4个,省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园区2个,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市、区)3个。二是聚人才。加强专利代理人、专利工程师等培养和知识产权专员队伍建设,全市现有专利代理资格人员30余人,初、中、高级专利工程师142人,组建374人的知识产权专员队伍。三是出政策。整合修订《马鞍山市知识产权资助奖励若干政策》,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奖补兑现工作,示范市建设以来,累计兑现金额达7999.73万元。
知识产权服务有效提升。一是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开发马鞍山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专利、商标检索、数据预警等功能,为实时掌握、分析知识产权状况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推动知识产权教育。市七中作为全省唯一一所初中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市七中和博望初中入选省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全省6家);市红星中学入选省试点学校。三是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在全省率先引入国家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设立马鞍山分站,开展线上、线下培训40余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能力。四是加大知识产权宣传。通过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宣传活动,召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情况及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宣传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