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跨国侵权,匡扶公平正义”,近日,宁波昆仑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公司)向宁波市鄞州区法院法官蔡雯晴赠送了一面锦旗。锦旗的背后,是鄞州区法院判决的一起特大跨国假冒注册商标案件——出口到几内亚的“北奔牌”自卸车,使用时频繁维修,还多次发生事故,昆仑公司后来发现这批车子并非正品,而是一批用货箱车改造的车辆。此案是公安部督办的特大跨国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汽车案,也是公安部“昆仑行动”系列案件之一(本报12月1日12版曾作详细报道)。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尤其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重拳出击……据统计,自2014年实施集中管辖以来,鄞州区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3件。其中,今年1月至11月,该院共审结知识产权刑事案件33件,判处知识产权侵权被告人66人,累计犯罪金额1586万余元,案件数量超过前6年的总和,是全宁波市审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最多的法院。
近年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2019年,鄞州区法院审理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假货的刑事犯罪案件2件,2020年上升至25件,占2020年度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数的67.57%。
其中有这样一起案件:“碧彩”商标的权利人宁波碧彩实业有限公司是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碧彩牌电容器被认定为宁波市名牌产品,陈某在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宁波碧彩实业有限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微信朋友圈及网店销售假冒“碧彩”品牌的电容器,销售金额7.6万余元。陈某的销售区域遍布全国各地,对商标权人的品牌价值造成了严重损害,鄞州区法院认为,被告人陈某的行为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4万元。
在此类案件的审理中,鄞州区法院还发现,通过电商平台实施售假犯罪的人员经常借用亲戚、朋友的多个身份证开设多家网店,商标权利人通过民事诉讼手段往往只能打击一家售假网店,但通过刑事司法打击,可以一并查处犯罪行为人冒用身份证开设的多家网店。“为维护良好的知识产权市场秩序,应加强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法官说。记者 高敏 通讯员 邵珊珊 蔡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