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南川区大力挖掘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活民间非物质文化资源,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同时,时刻不忘将非遗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着力发挥非遗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挖掘扶持了一批乡村扶贫特色非遗项目,用非遗文化、非遗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而在这个过程中,非遗项目本身也获得了更持久的活力,实现了保护和发展双赢。
传承:着力非遗保护和发展南川区非遗中心主任唐郁介绍,近年来,南川区加大发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力度,全面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等工作。目前,已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项,有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1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7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有力地助推南川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唐郁说,在全面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的同时,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乡村振兴“赋能”,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南川区现有大树茶种植面积6000亩,“南川大树茶”曾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着上千年的“茶树鼻祖”……发展大树茶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可谓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入选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佛山野生大树茶生产技艺,生产出的“南川古树茶”,每斤卖出上千元,有力带动了产业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近年来,区文旅委、区人力社保局常年不定期开展各类非遗技能培训,为有一定非遗技能的人才提供作品展览、展示、宣传和外出学习机会。
南平镇是南川区唯一的苗族聚居地,自古以来,苗族民族手工艺术盛行,而绳结编织便是其中一种,清代末期,发展成为一种盛传的民间艺术,一直流传至今。一根根五彩丝线,通过结、穿、绕、缠、编、抽等动作,一件件散发着别样自然拙趣的作品,便被用于服饰、家居饰品、挎包等。该项目传承人王小兰到重庆参加了非遗推广培训。如今,绳结编织已经成为南平镇文化和旅游的一个品牌,也带动了不少村民致富。
带动:“非遗+产业”大放异彩。作为金佛山方竹的原产地和现代地理分布中心,南川区的方竹笋采收有着古老的历史,勤劳的山民在长年累月的劳作中,摸索出一套“金佛山方竹笋传统加工工艺”,是入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技艺之一。在方竹笋节暨美食文化节上,金佛山方竹笋在大厨们的煎炒烹炸下,变成一道道勾人味蕾的美食。翡翠芙蓉笋、吊锅笋子鱼、白油笋尖、方竹笋汤锅……每道菜式都凸显方竹笋的鲜嫩,受到食客啧啧称赞。
这种从简单向多样发展、在传承中不断开发丰富的“金佛山方竹笋宴制作工艺”,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展示了南川丰富的传统文化,也为金佛山周边的农家乐、宾馆赚足了人气。如今,南川区方竹笋年产值达2亿元,从事方竹笋生产加工销售等关联产业的人员近万人。今年入选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会峰老盐菜,历史悠久,上百年的老盐菜腌制手法一直延续至今,香脆可口、营养丰富。现会峰老盐菜已实现了种植规模化、腌制加工标准化,带动乡村振兴、村民致富。
据介绍,南川区成功运作“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与家庭作坊结合”的模式,通过加强政府引导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唐郁说,通过非遗保护和传承,让这些来源于百姓生活劳作、在世代更替中延展出文化之光的传统技艺,在得到传承与发展同时,带动产业兴旺、村民致富。
主导:“农文旅”一体化推进。“我们农家乐前面就是香草园,到了周末要打拥堂,现在一年收入十几万元,可比在外打工强多了。”大观镇铁桥村“莉娟农家乐”的老板段莉娟高兴地说。今年,“莉娟农家乐”的“高山石斛保健老鸭汤”“姜爆鸭”入选第六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一招鲜,吃遍天”,有了品牌,赚了口碑,段莉娟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我们的酱油、食醋采用高盐稀态发酵等传统工艺,经过365天以上夏日晒、冬捞冰的传统酿造而成。”三不加非遗传承人李同华介绍,“我们将乡村休闲旅游和农业相结合,再把农业与工业相结合,形成农业+工业+非遗格局。”李同华告诉记者,公司的酱油、食醋的酿造技艺已被纳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结合大观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和农耕文化传承的发展,公司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基地打造,增强非遗传承文化底蕴。
在晒场附近,一阵鲜香扑鼻而来,只见近千个晾晒酱油的大缸整齐排列。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制作技艺的魅力。“每天都有100余名游客前来公司参观,这些游客在公司参观完后,就会到大观镇的农家乐和新农村景点游玩。”李同华说。三不加“健康之旅”活动开展以来,已先后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带动了周边农家乐和观光农业的发展及农副产品销售等。今年7至9月,南川区将开展“南川非遗”直播活动。邀请直播大号对“三不加”、金山红、大观金佛玉翠、方竹笋等非遗产品制作工艺及成品进行5场体验式直播带货。(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