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到2025年,老年用品产业总体规模超过5万亿元,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环境持续优化,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4亿,占总人口的17.9%。与老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年用品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产品种类相对匮乏,有效供给明显不足。而制约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产需缺乏有效衔接。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意见》从部委层面建立供需横向联系,向下指导地方相应部门建立纵向联系,有利于共同推进建设地方老年用品产业园区、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老年用品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建立中国老年用品指导目录、开展重点产品试点示范工程、开展“孝老爱老”购物节等措施落地。
记者注意到,《意见》提出加快构建标准体系。全面梳理和完善老年用品产业相关领域标准体系,面向功能性纺织品、家庭服务机器人、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适老智能家居和家电产品等领域,制修订一批关键亟需的产品和技术标准,加大对国际标准的采标力度。鼓励发展具有引领促进作用的团体标准,完善团体标准转化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制定与市场自主制定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
《意见》还围绕老年用品产业五大领域细分市场发展趋势,从提高老年用品功能性、安全性等方面入手,结合产品生产、制造的模块化与集成化特征,推动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创新发展。要求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广和运用精益制造、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开展质量比对、质量攻关、质量改进等活动。建设标准化、专业化的老年用品第三方质量测试平台,开展老年用品质量测评、验证和认证工作,制定产品信息和隐私安全的检测评价技术方法。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加大组织保障上,《意见》要求建立老年用品领域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标准制修订。规范市场行为,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制售行为。加大对商标、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外观设计、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侯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