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出台加强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意见 江苏省抽检:“拉丝夹心面包”等3批次糕点样品不合格 三季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97.8% 甘肃省食药监局:26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优化上门服务 山东德州市德城区市场监管局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伊朗黑客攻击英国大学网站以窃取保密研究文件 江苏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关于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26期) 浙江慈溪市市场监管局抽检糕点饼干29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同是“椰子”鞋,未必会侵权 山东省威海市食药监局: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记者述评:多管齐下 让“五毛食品”无处可逃 聚焦健康领域 苹果公司申请“智能血压监测”专利 地理标志和集体、证明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及申请要求、审查标准介绍 华夏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开业暨华人博物馆群项目落户通州湾 浙江金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跻身全国前三 佛山照明产品再登“黑榜” 假货问题,跨境电商的生死考验 安徽省食药监局抽检淀粉及淀粉制品29批次样品不合格4批次 青岛市专利权质押保证保险贷款金额突破1亿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监局:155批次纤维制品不合格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抽检4类食品217批次样品 不合格8批次 生产销售不合格包子 天津一企被处罚 湖北地理标志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举办云企对接会 内蒙古包头昆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良好 北京市大兴区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111批次 不合格1批次 辽宁省质监局抽查50批次车用润滑油产品不合格3批次 浙江丽水市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更便捷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方便食品样品22批次 不合格1批次 英国的知识产权执法战略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食药监局:3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知识产权:下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先手棋” 农资打假 让农户买得放心 贵阳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6批次不合格 贵州省食药监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河北廊坊广阳区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工程建设见成效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662批次食品 9批次不合格 进口消费类商品不合格率达28.3% 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市场监管局举办“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宣传活动 6部门发文强调开发农业资源要加强知识产权服务 15日起海南企业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不用出省 未来商标制作有望“变色成字”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首次举办全国性大比武瘦肉精等违禁物质检测成考核重点 贵州省质监局:室内加热器产品抽检29批次2批次不合格 国家“双打”考核组来渭检查渭南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 浙江温州警方打击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犯罪 今年立案近200起 青海省食药监局:6批次食品不合格 西雅图艺术家“愤怒的小鸟”案件达成和解 海南省食药监局抽检餐饮食品123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美国最高法院将审理苹果三星专利纠纷案 舌尖上的“三鳳橋”为何无缘驰名商标?

整治“傍名牌”须用猛药去疴

“傍名牌”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他人的权益。国家和各地方监管执法部门须加大法律执行力度,严肃查处“傍名牌”重大不正当竞争案件。

近年来,以傍名牌为目的的恶意申请和为转让牟利而大量囤积商标等问题出现,一些知名品牌或人物纷纷“中招”。11月1日起,修改后的商标法将正式施行,明确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由修改前的三倍以下,提高到五倍以下,并将法定赔偿额上限从三百万元,提高到五百万元(11月1日《中国商报》)。

极力模仿著名的商标,或者将自己装扮成著名商标的样子,或者想尽办法使消费者误以为自己是知名产品,这就是“傍名牌”。具体做法是,有的是将著名的商标注册为自己的公司商号,以混淆公司名称与品牌名,试图使消费者误以为著名的品牌就是该公司生产的;有的将一些著名品牌加上前缀或者后缀;有的将名牌的图形商标在细枝末节上略做改变,使消费者莫辨真假。“傍名牌”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名牌的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来抬高自己产品的价格,扩大市场销路,从而牟取非法利益。

一直以来,类似傍名牌的行为层出不穷,如“康帅博”之于“康师傅”,“周佳牌”之于“雕牌”,“脉劫”之于“脉动”,“豪牛”之于“蒙牛”,“雷碧”之于“雪碧”等,都是这样。这中间,不排除有些“李鬼”已经完成了商标注册,但鉴于其与知名商品名称、包装等的高度近似,仍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四种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其中包括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等。商标法也明确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整治“傍名牌”须用猛药去疴。“傍名牌”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他人的权益。国家和各地方监管执法部门须加大法律执行力度,严肃查处“傍名牌”重大不正当竞争案件,对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发现一起、举报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绝不容忍,加大侵权者的违法成本,用猛药去疴,让那些傍名牌的企业和工人感觉到“疼”,让傍名牌者得不偿失,通过法律惩戒,消弭乃至绝迹市场中存在的“傍名牌”现象。

当然,除了让法律发挥保护和惩罚作用之外,市场监管部门也要主动作为,着力从源头治理,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还要加强法制宣传,让群众在生动的案例中受到教育,增强维护名牌的意识,自觉抵制“傍名牌”违法行为,共同打造一个清朗的市场环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