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了国际上的专利数量排名后,我们发现,越是动力电池领域内真正具体的核心技术点,我们越是没有相关专利。”
当前,无论是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还是在“高手云集”的国际市场,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都日渐凸显。其中,针对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知识产权的布局与保护,更是被业内视为重中之重。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广泛重视,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企业。电池企业如何对核心技术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布局与保护,是行业发展中需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产品数据及知识工程部总监闫仕军在近日于宝鸡举办的2019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上呼吁。
重中之重
积极布局专利,有助增强核心竞争力
锂离子电池是当前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锂离子电池电芯核心材料全球申请原创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日本、中国、韩国、美国和德国。其中,日本的申请量超过23000件,远超其他四个国家。
“日本在基础材料领域的科研水平具有绝对领先优势。而中国随着近年来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专利申请量后来居上,目前已经远超韩国和美国,跃居第二,这说明近些年中国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技术积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8年重点领域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报告》指出。
记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由上游锂电池原材料、电机原材料,中游电机、电控、锂电池以及下游整车、充电桩、运营等多个产业构成。其中,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专利发展的重点领域。
“在新能源汽车涉及的诸多技术中,电池安全技术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今年有多起电动车着火事故发生的背景下。”闫仕军表示,积极布局锂离子电池电芯核心材料知识产权专利,能有效增强我国未来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如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其作为确保电池安全的重要环节,既是用户之间的纽带,也能提升电池的利用率和安全性。”
短板明显
忽视境外专利申请,缺少核心技术专利
然而,记者注意到,虽然目前我国在锂离子电池电芯核心材料全球申请原创国里排名第二,但我国企业在境外申请相关专利的数量却并不多。
以我国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之一比亚迪为例,截至2019年4月,比亚迪共拥有1209件国内锂离子电池专利,遥遥领先于其他企业。甚至在最近三年中,每年锂离子电池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均在百件左右,其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记者并未检索到比亚迪在其他国家的专利申请,而这对正在开拓国际市场的比亚迪来说,并不是一个乐观的消息。
我国动力电池的另一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也存在着类似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共拥有1618项境内专利,而境外专利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仅为38项。
那么,境外专利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业内专家表示,如果要开拓海外市场,境外专利布局是我国企业下一步需重点攻克的目标。
此外,缺少核心技术专利也是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知识产权现状中的一大短板。
“统计了国际上的专利数量排名后,我们发现,越是动力电池领域内真正具体的核心技术点,我们越是没有相关专利。”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情报所高级知识产权经理吕惠坦言,虽然总体来说,我国在专利数量上做得很不错,但一到最核心的技术点上,中国的排名就整体往后掉。比如,我国在SOC(即“电池的剩余电量“)领域的专利数量并不多。
紧盯前沿
掌握核心技术+协同创新
“电池管理技术是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如果企业想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多关注SOC估算技术。目前我们在热管理、电管理以及高压系统管理上都已经趋于成熟,但电池的状态估算由于涉及到新的方法,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吕惠强调,新算法依然是未来大热的发展点,建议企业多做相关布局和研发。电池估算作为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对其重点发展是优化专利布局的重要工作之一。
吕惠进一步指出,未来动力电池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多掌握核心技术、优化专利布局。“比如丰田、LG等企业,哪怕是只布局了几项专利,但只要这些专利代表的是前沿领域研发,就算是掌握了真正的电池管理核心技术。”
除了优化专利布局外,协同创新也是企业未来打赢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专利战的重要一环。
“我们要追求的不应是专利的数量,而应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并以此为阶梯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企业收益、盈利。”东风商用车公司技术中心知识产权部部长陈红坦言,提高创新能力和协同发展,都是未来打赢“专利战”的战略要义之一。
“当前的国际大趋势是全球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布局,只有认真研究知识产权才能更好地促进产品和技术走出国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进一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