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登台亮相,手工匠人拿出绝活。6月6日,由艺茂国际仓联合惠济区委宣传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惠济区文化旅游局、惠济区文化馆共同举办的惠济区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民间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正式启动,现场热闹非凡,黄河澄泥砚、惠济桥舞狮、烙画、蛋雕、糖画等一一展出,为市民献上一场非遗文化盛宴。
呼唤匠人精神,让“非遗”回归大众
“重如石,细如玉,触之如童肌,叩之若金声,储墨不涸、积墨不腐,这就是黄河澄泥砚。”听到非遗传承人的介绍,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好奇地问,“澄泥砚的技艺不是已经失传了吗?”
1988年,齐白石弟子卢光照在和王玲、张存生夫妇会面时提到,澄泥砚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惜已经失传。
这句话烙进了王玲夫妇的心中,从此他们下定决心要恢复澄泥砚技艺。为了找到合适的黄河泥,王玲掉进黄河,差点丧命;拉泥的时候,张存生被砸到架子车下面,落下病根。经过20道工序,历时3年,试验131次,烧出的残次品都快堆成了山。1991年5月,他们终于制作出了黄河澄泥砚。
非遗的魅力道不尽,匠人的故事说不完。艺茂国际仓负责人表示,“中原大地有无数像王玲夫妇这样不忘初心,传承技艺的匠人。然而,非遗传承人日渐老去,非遗的市场价值没有得到挖掘,这些现状又不容忽视。越接触和了解非遗,我们越深刻体会到为匠人搭建一个展示技艺的平台,打通非遗文化和大众沟通渠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承担文化传承使命,助力非遗产业发展
在政府的主导下,一批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加入非遗的保护中去。非遗传承实践日趋活跃,保护非遗正在成为社会自觉。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引导下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的气象和格局。
艺茂国际仓负责人介绍说,艺茂国际仓现已开设专业展厅,邀请非遗传承人和手工匠人入驻,同时扎实开展非遗展示传播,举办美学生活文创节、年俗文化市集,让广大市民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的生活方式。
“保护非遗的关键一环就是推动非遗产业发展,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推动非遗和商业项目结合,充分发掘出非遗的市场价值,非遗才能焕发新的活力。”艺茂国际仓负责人表示,打造文化高地,助力非遗产业发展是他们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借力文旅融合发展为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新动力。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旅游更深的内涵,让文化游日益繁荣。另一方面,旅游的发展也为非遗的传播拓宽了渠道、插上了“翅膀”。
艺茂国际仓负责人表示,艺茂国际仓借力文旅融合发展机遇,启动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依托郑州惠济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相结合,既符合政策导向,又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艺茂国际仓走出的这条新路子在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得到政府领导的重视。
2018年12月,郑州市主要领导在视察工作时指出,要依托现有特色,从细微处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牌、一场一景等细节入手,把艺茂国际仓打造成郑州北部高端文化艺术中心。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领导的嘱托,艺茂国际仓将继续利用自身的平台和窗口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艺茂国际仓副总经理丁振宇在惠济区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民间民俗文化展演活动致辞中再次作出回应。
艺茂国际仓负责人称,我们要以政府为主导,号召社会广泛参与才能为非遗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投入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去,为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奉献力量。(记者白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