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价本是为了规范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却滋生了“买好评”“删差评”“收评价”的网络评价黑灰产业链。“买来的好评”模糊了消费者的双眼,“要好处而不可得的差评”也让商家不堪其扰,充斥广告的垃圾评价更是浪费公众的注意力。
众所周知,售卖假货是网购平台备受诟病的一种表现。近年来,在各方的共同配合下,制假售假行为已得一定遏制,网购平台的假冒伪劣商品有了一定减少,维护了消费者利益,也保护了产品生产企业的利益。尤其是知名品牌产品生产企业的利益,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然而,网购评价方面的问题又出现了。“买好评”“删差评”“收评价”等严重影响网购市场环境、损害消费者和经营者利益的现象频频出现、越来越多,以至于已经形成了一条令人可怕的利益链。在这条利益链上,不仅捆绑着网购群体,也捆绑着消费者群体,更吸附着一批依靠网购评价牟利的不法分子。
最初网购评价方面的博弈,主要是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而问题的主要责任者就是网络商品经营者。极少数经营者售卖假货和伪劣商品,想获得高回报,且不接受消费者的客观评价。因此,经常会发生经营者与消费者网上怒怼,甚至电话对骂的现象。原因就在于,消费对网络商品经营者的商品和服务不满意给了差评。
差评对网络商品经营者来说,影响是相当大的。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选择网购商品时,都会首先浏览评价,然后进行选择。如果商家差评多了,就很难得到消费者认可,慢慢地就会无人问津,所以网络商品经营者非常重视消费者的评价。有的经营者为了得到消费者的好评,还会通过赠送等方式,让消费者给予好评。
正是因为网络商品经营者视评价如命,而消费者则视评价为选择经营者的基本标准。因此,也就慢慢地诞生了“买好评”“删差评”等不规范现象,滋生出一条黑色产业链和令人可怕的利益链。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极其恶劣的手段,对愿意花钱买好评者,竭力好评;对不花钱者,则丧心病狂地进行差评,逼迫这些网络商品经营者接受其条件。如此一来,网购评价就成了极少数人手中的牟利工具,并造成了网购评价领域的秩序混乱,消费者根本无法通过评价选择到合适的网络商品经营者。真正依法合规诚实经营的,反而因为没有接受不法分子的条件,可能会被差评或无人问津。
毫无疑问,网购评价中出现的问题非常恶劣。因为它把经营者拖进了一条死胡同,把消费者则拉进了无底洞,且洞中一片漆黑,造成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完全不对称。
事实也是,一旦经营者的形象被完全模糊了,合法的、不合法的,诚实的、不诚实的,有信誉的、没信誉的,一片混乱、一片模糊,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就会一片漆黑。而对经营者来说,模糊了消费者的双眼,就等于断了消费后路。一旦消费者在网购商品时,得到的全是名不符实的商品,遇到的尽是欺诈和欺骗,慢慢地就会失去对网购的兴趣。
而从网购评价黑色产业链的形成来看,不法分子利用网购评价漏洞牟取非法利益是最主要的原因,需要加大打击力度,尽快铲除这一黑色利益链。但是相关的制度不健全和网络商品经营者在经营行为方面的不规范、不能依靠信用争取消费者良好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从制度层面来看,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网络平台,都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管理体系,没有形成较好的防止黑色产业链产生的安全网,继而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让经营者和消费者蒙受损失。所以加快制度建设,筑好制度篱笆墙,对于杜绝利用评价手段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现象十分重要。
从经营者层面来看,如果都能重视自身的形象和信誉,不把好评当作工具,在产品的质量、售后服务、自身信用等方面下功夫,让消费者充分信任,也就不需要借助别人的手来获得更多好评了。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谭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