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5日于上海举行的2019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分享了新加坡经验。他表示,创新并不是有最多专利数量或者最复杂的设备,不能为了改变而改变。我们的目标是能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更为健康、更长寿,更好地和朋友们互联互通,更有生产力。很显然,这是更高标准创新。
毋庸置疑,专利确实是衡量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甚至可说是最重要的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将创新视作要有更多的专利、更复杂的设备,是一种认识误区。过度在乎专利多少,就有可能陷入为专利而专利的怪圈。看起来专利很多,而实质上对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的影响很小,这样的专利,至多只能用在实验室,用在书本上,而无法进入企业、进入市场,无法转化成生产力和竞争力。
假如一项专利不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或者对企业发展、效益提升、效率提高等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等也很难起到积极的保障、保护和提高作用,这样的专利就很难与创新结合起来。我国专利数量已排名世界第一,但按2018年7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发布的《2018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的创新指数排名为17。创新指数与专利数量不匹配,就与专利的转化效率不高有关。
事实是,我国一直存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率比企业低、中小企业专利转化率比大企业低的现象。这固然有单位特点的因素,也有现实条件的限制,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高校、科研机构等研究专利技术与开发产品,如何适应市场需要、适应企业特点,如何拉近与企业、市场之间的距离,还需要下大功夫。
这同时也引出了两方面新问题。其一,对专利申请的认可。对那些实际上很难产生效率和活力的专利申请,是否应当严格把关,而不是只听申请者的陈述。否则,专利也就会有“水分”,会影响真正立足创新的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其二,科研经费的安排能否突破唯专利而专利的传统模式,赋予专利更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这也就意味着,科研经费安排需更多与专利转化率结合起来,转化率越高、产生的效益越多(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安排科研经费时,就越该倾斜。
我们不否认各类科研人员为专利付出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但不能为专利而专利。经济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专利也要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从规模向效率转变,让专利与市场、与企业的距离越来越近,与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距离越来越近,与生产力和竞争力提升的距离越来越近。
创新可以失败,也允许失败,但不能浪费。创新需要实在,需要严谨,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与顶真。我们在注重专利的数量和规模的同时,一定要确保专利的质量和效益,要让更多的专利变成现实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让专利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谭浩俊(作者系资深宏观经济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