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随着技术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当今社会的发展也可谓是瞬息万变。人们每天的生活充斥着各种无线联网技术(诸如Wi-Fi)以及终端设备。从智能电话到智能冰箱,几乎每件事物都在借助无线系统而连接到一起,各种网络同时存在并紧密交织在一起。因此,为了保护好上述这些新的事物,人们就需要为那些用来实施相应方法或系统的软件提供保障。
这意味着什么?
“计算机实施的发明(computer-ImplementedInvention)”具备一种关键特征,那就是该发明需要通过一种自动化系统来实施,而该自动化系统则需要使用计算机、计算机化网络或者任何其他可编程设备。作为一个能够获得专利的发明,其必须要借助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一个技术问题。
虽然技术方案的概念有些模糊,但是一件有资格获得专利的发明必须要针对某个现有技术问题提出自己的方案。下文将罗列出若干有关技术方案的实例:在通信系统中对音频信息进行编码并降低噪音的方法;工业流程的程序控制;影响到计算机内部功能或界面的程序。
而在给出上述有关技术方案的实例后,本文还将给出发明的技术特征可以获得专利权的3个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工业实用性。
不过,软件成为可专利客体的主要障碍在于《欧洲专利公约》第52条2款c目以及第52条3款的规定,即软件背后的编码只能以版权的形式获得保护。
如果基于软件的发明能够获得专利权,那么相关的自动化系统的创新工作就能够为发明人带来独有的权利(exclusivity)。尽管这种独有权利会引起投资人以及企业的浓厚兴趣,但其也可能会成为计算技术革命(computingrevolution)的障碍。
机遇涌现
随着“软件专利”的不断普及,计算技术的编程人员以及企业最终将能够为自己的知识产权提供专利保护并从中受益。因此,专利体系中的基本准则也将直接套用在编程与信息技术产业之中。而获得专利保护将会带来下列两大优势:在专利保护期内确保发明人拥有独有权利;公开发明不仅会给予发明人展示自己成就的机会,同时还会通过不断公开发明来促进科学的发展,而这一切也将成为在未来成功打造出新发明的基石。
虽然,当前世界上的基本原则还是软件无法获得专利保护,但是在2005年,全球仍有超过3万件的计算机实施的发明获得了专利权。(编译自:www.monda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