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场监管局:1批次凉席类商品抽检不合格 安徽滁州市工商局四措并举深化“商标富农”促进农村振兴 高法院:批准安徽启动知识产权和涉外商事案件集中管辖改革 安徽合肥高新区有效发明专利破万 知名度越高盗版越多 大IP心中的痛 本田汽车4S店惹下版权官司 湖南抽检药品1717批次 不合格13批次 重庆市食药监局: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三免”融资专项在京实施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抽检:7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 宁夏提前完成“十三五”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 让主旋律、正能量在网络空间更加昂扬——2021年“净网”集中行动综述 安徽合肥部分餐饮具抽检不合格 农大毕业生边养蜂边搞发明 新型蜂箱获国家专利 松下诉讼称博通侵犯了计算机技术专利 PCT申请国际阶段中有关错误提交项目或部分的处理规则 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研究突破一系列共性关键技术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软件 "美妆"成商标 众多美妆博主公号名称涉违规被清除 中国经济网:质检总局强化儿童用品监管守护质量安全 保护知识产权不分内资外资 湖南规定土壤环境质量不合格 禁种食用农产品 委内瑞拉为自2004年以来的待决专利申请发布批准通知 新疆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管局抽检:3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安徽省6批次药品抽验不合格 我国开展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 河南省三门峡涉农企业 首创中国驰名商标 安徽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浅谈软件著作权的归属问题:如何认定职务作品 吉林长春为企业专利投保“埋单” 江苏省食药监局:方便食品、调味品等10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高品图像:资源撬动国内图片版权市场 前9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江苏昆山实现3700亿元 微信也在打假“代购”成头号潜在售假关键词 1批次咖啡豆检出过氧化值超标 NXP两工程师获欧洲专利局NFC发明奖提名 江西南昌又获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勇于认错 坚决不改:食品安全“丧事”莫办成“喜事” 湖北省十堰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46批次食品 1批次不合格 发改委:11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专利优势突出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44批次滚动轴承产品 2批次不合格 广西桂林市市场监管局: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长沙庙会现假冒产品 庆丰包子称要追究搭车营销 RF研发商ParkerVision诉苹果高通等4家公司专利侵权 专利导航助力河南驻马店西平县塑胶产业转型升级 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侵权责任法第87条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管局:3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北京市工商局流通领域通讯器材类商品质量抽查检验结果公示(2014年11月20日) 广西工商局抽检:43批次交通工具及配件类商品样品不合格 新华社评论员:“强制技术转让说”站不住脚 安徽省食药监局抽检调味品65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电商定制版”货不对板 到底算不算“假货”呢?

不知大伙是否遇到过这类情况:上网购买了价格较低的实体店同品牌同款商品,但实际到货后,却总觉得二者间有差别。然而向店家提出质疑后,对方则称其为“电商定制版”,故而存在差异。

那么,这里所指的“电商定制版”究竟是什么?与实体店商品间有哪些差别?到底算不算假货呢?

所谓“电商定制版”即其字面含义,仅供电商渠道销售,且与实体店所售商品会刻意做出价格区分。据业内人士称,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维护线上线下渠道的生态平衡,保证整体价格稳定而产生的。

尽管表面看来,这确实仅是一种区分销售的方式,然而在部分商品质量上却着实存在差异。

不知大伙是否遇到过这类情况:上网购买了价格较低的实体店同品牌同款商品,但实际到货后,却总觉得二者间有差别。然而向店家提出质疑后,对方则称其为“电商定制版”,故而存在差异。

家电:外形外观一致但内部却偷工减料

据报道,浙江宁波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宁波市消保委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购买了40组对比样品,委托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做了检测,结果发现“电商专供”有猫腻:不同渠道购买的标称美的C21-RH2133S多功能电磁炉,外观、功能标示是一样的,但是拆开以后发现,网购电磁炉比线下款少了一些电器元件;同样的型号的松下吸尘器,网购的吸尘器吸口直径却比线下的小10毫米。

服装:价廉物不美质量堪忧

有调查显示,分别购买20组线下和电商版的服装鞋类,线上线下平均差价为127.25元,差价率为17.9%。质量方面,日前,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宁波市消保委委托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对一组服装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功能性服装,线上线下基本一致,符合质检标准。普通服装中,线下样品全部符合国家标准,但是线上服装质量不容乐观,三款网购线上服饰存在质量问题。

除此之外,像汽车类商品,电商版虽价格便宜,但供应量极小;食品类商品,外包装上有着显著差异;数码类产品低价高配,关键零部件缩水等等。

不知大伙是否遇到过这类情况:上网购买了价格较低的实体店同品牌同款商品,但实际到货后,却总觉得二者间有差别。然而向店家提出质疑后,对方则称其为“电商定制版”,故而存在差异。

是假货么?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线上产品“低价劣质”现象,主要是由于线上的成本控制所致。商家为体现价格优势,使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制造相同款式商品。那么,这样的“电商定制版”究竟算不算假货呢?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虽然“电商专供”产品的质量与线下同款有一定差距,但“电商专供”产品为同一品牌商生产,也经过授权销售,所以不是假货,只是销售的渠道靠互联网。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如果卖家卖的是“电商专供”商品,首先必须确保质量合格,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其次应该向消费者进行明示,并告知消费者商品之间的差异,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之后再作出选择。

而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余超律师也表示,如果仅是质量有差异,而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那么商家其实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而打个擦边球,“商家很清楚销售的是两种产品,如果刻意混淆两种商品,而不主动告知,那么有可能涉嫌消费欺诈。”余超表示。

消费者该怎么办?

通常来说,这类所谓的“电商定制版”商品多存在于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中,而且一旦发生类似纠纷,还需承担举证义务,维权成本高。

那么,消费者究竟应该如何做呢?业内人士建议,面对此类情况,消费者还需擦亮眼睛,在挑选商品时,不能仅仅单纯做价格比较,最好还能够与线下商品进行对比。与此同时,还需参考一些已购消费者的评价。(综编/游苏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