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媒体刊发的调查报道《黑作坊制售假“河间驴肉”销往北京》,河间市1月8日召开驴肉加工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对制假售假者依法严处,同时严肃问责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
被冠以“中国驴肉火烧之乡”的河北河间,正掀起一场力度空前的自我救赎。尽管迟了些,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河间对待问题的态度首先值得肯定,但驴肉火烧之乡需要的不只是一次专项整治行动,建立长效机制才是关键。
“假驴肉”黑幕令人触目惊心。据报道,河间多个家庭作坊甚至正规企业都会利用骡子肉、马肉、猪肉冒充驴肉。除了河北省内,这些“假驴肉”每天也被成批量发往北京等地的各个驴肉火烧店。媒体直言,有着数百年历史、被列入河北省级非遗名录的“河间驴肉火烧”,正面临一场形象丑闻、生存危机。
若说监管尸位素餐,相关部门可能倍感委屈。事实上,社会对河间“假驴肉”的质疑由来已久,河间也多次重拳出击,尽管一次次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终难免一阵风之嫌。若说监管已尽力,恐怕也难以服众,“驴肉造假”在当地是公开的秘密,大量黑作坊“白天煮马肉,晚上煮猪肉”,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链条”,如此肆无忌惮,监管部门还好意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吗?
除常规的拉网式排查、查找日常监管漏洞、依法严处制假售假者外,这次专项行动还有两个亮点,一是本着处罚多少奖励多少的原则鼓励发动群众进行举报,通过重奖发动群众参与打假的积极性;二是启动问责机制,严肃问责失职渎职的相关单位和人员。这次行动可谓雷霆万钧,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但愿这次不会落入以前专项整治行动的窠臼,真正做到动真格、严抓严打严问责。但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雨点”再大也难以一劳永逸,建立完善的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管机制才是真正的考验。专项行动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上升为制度机制,以防止造假死灰复燃。
类似驴肉火烧之乡的形象危机并非个案,一些地方食品品牌也不同程度面临着类似问题。在有“史上最严”之称的食品安全法已实施两年多的今天,“河间驴肉”事件再敲警钟。
本报评论员陈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