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丑闻爆出后,舆情数次反转,在社会引发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该不该原谅海底捞”也成为一个受争议的话题。
客观而言,相比前些年出现的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海底捞后厨卫生事件从影响范围、公众关注度和舆论反应等多角度看,均小得多。
该事件之所以没有像地沟油事件那样产生以小见大的效应,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过过去几年国家强硬治理食品安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改善。虽远未达到令人完全满意的程度,但近年来没发生全国性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重大危机是不争的事实。
特别是,从源头控制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从加工和流通各个环节加强检验监测,彻底摒弃过去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分段监管、最后谁也不承担监管责任的体制,实行源头监管、严厉问责,构建了民以食为天和食以安为先的市场环境。老百姓对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运行环境足够了解,这应是个别食品不安全事件再没有产生“轰动”效应的客观条件。
虽然社会上仍有人恶意制造出棉花用来做肉松一类假新闻,丑化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状况,虽然这类假新闻还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不良影响,但大多数人都能明辨是非。餐饮企业认识到卫生处理不当,立即整改,消费者给予赞誉,反映出消费者对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风险理性看待的大环境已经形成。
当然,保障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现代农业和食品业发展,一方面在不断增加和丰富农产品与食品供给,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在增加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威胁或者危害人们健康。最近欧洲和我国台湾地区出现的毒鸡蛋事件,就是一例。对于农业和食品业引入的非传统要素,政府监管部门都必须加强风险评估,并将结果公布于众。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越充分,越有助于消费者消除片面过激认识。比如,当国外快餐店已不再以使用过抗生素的鸡肉为原料时,监管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向国内消费者普及抗生素常识,督促快餐行业跟进。
食品安全无小事。从田间地头和牧场饲舍到餐桌,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风险。在现有认识水平下,要确保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不仅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发挥公共舆论的积极作用,而且要让耕者和业者尽心尽责,推进标准化,让规范约束行为,这样才能造福食者。(作者是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