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人士指出,烟草“限价令”已执行了近5年,随着节假日期间高档香烟需求量大,部分烟品紧俏,一些商家开始在不同城市、不同商店“贩烟”、“炒烟”,稀缺香烟的价格水涨船高。“专供出口”、“特供”、“白皮烟”,部分香烟零售商靠这些字眼为香烟“镀金”,无形之中抬高市场上香烟的身价。但据业内人士说,什么‘特供烟’、‘白皮烟’,市场上见到的几乎全是假货,烟草公司现在根本就没有‘特供烟’这么一说。(2月15日北京晨报)
“专供出口”、“特供”、“白皮烟”,从名称来看就透露着一股稀缺、难得、一般人消费不起的富贵之气,既然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喊出高价乃至天价也就不足为奇。
高价烟或者天价烟能被市场所接受,除了具备一定品质之外,炒作、包装、口碑一个都不可少。例如,一些名烟名酒都被传为领导人曾喜爱的品牌,不少群众出于对领导人的喜爱与受好奇心驱使,让特供品一直比较走俏。加之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一些官员、富商乐衷于消费高端烟天价烟,也无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广告作用,而一些经营者为了追逐更多的利润,便会将一些品牌镀上特供的金色,让烟价随身价翻番上涨。多种因素推动之下,“特供烟”便成了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
然而,“特供烟皆为假货”的事实却让某些人始料未及。其一,烟草专卖局出台限制千元以上高级香烟的“限价令”,八项规定之后已无所谓“特供烟”,其二,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在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吸烟,在打造无烟党政机关的同时,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中也严格实行“无烟化”,“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中严禁吸烟。公务活动承办单位不得提供烟草制品,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烟。要严格监督管理,严禁使用或变相使用公款支付烟草消费开支”,这些举措均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其三,近年来,随着禁烟、控烟意识地深入人心,各地都出台了不少控烟条例,不吸烟人群大大增加,“特供烟”的虹吸效应也日渐减弱。
天价烟、特供烟等在市场上受到青睐,本质上反映了部分消费者的“特权心理”。但“特供烟皆为假货”是特权崇拜的反讽。特供也好,天价也罢,不过是商家吸睛逐利的套路罢了。天价烟在春节期间重现市场,证明了特权思想的根深蒂固,传统节假日特有的文化需求、传统需求、社交需求和时间、空间条件的存在,容易让不正之风的反弹在节假日达到一个高点。假如把特权崇拜比作一批种子,市场需求犹如土壤,有了适宜的条件,便会自然而然冒出芽来,说明大至反腐倡廉、深化改革、小到烟酒文化、理性消费都需要防微杜渐,久久为功。
天价烟、特供烟的卷土重来,都直接突破了此前的行业限制,也与当前全国“禁烟限烟”的大背景不符,还让人产生对借机高消费送礼的担忧:高端消费往往易成为民间消费的风向标,一旦特供烟、天价烟层出不穷,这种畸形消费观念投射到民间,将对民众产生不可小觑的心理影响。而且,假冒的特供烟、天价烟夸大其词或无中生有,属于虚假广告宣传,涉嫌欺诈与不当得利,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对此,我们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并予以必要的法律规范。(南方网斯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