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显示国民对食品安全认知不足
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共治,在强调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的同时,公众也需作出努力。“普通消费者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养成科学理性的消费习惯。”这是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大数据研究实验室主任江青近日在发布一份大数据研究报告时给出的结论。
这一结论看似平常,但其背后的数据让人警醒。
缺少主动防御
江青告诉记者,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采集分析了过去近两年的180多万条食品安全相关新闻信息和8万多条公众评论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从国民食品消费习惯、食品安全认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形成了《国民食品安全认知素养大数据研究报告》。
“研究发现,我国国民在关注和获取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时的主动性并不强。”她介绍,只有7.4%的人会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主动关注食品安全信息,而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才关注的人也仅过半数,占比为51.3%。超过四成的人极少甚至从不关注食品安全信息。这说明,大多数人的食品安全主动防御意识并不强。
这一结论,从公众的消费习惯中可以得到印证。该研究还对公众购买食品的习惯做了深入研究,发现食品安全并非公众购买食品的第一考虑因素。公众购买食品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和口味,这两部分因素分别占20.4%、16.8%,安全性排在两者之后,只占16.5%。
其他食品消费习惯也一样。公众日常用餐选择的前两位为小餐馆或流动摊点处、网上订餐,分别占23.8%、20.9%,这两类餐饮服务本身就是食品安全风险相对较大的。而且,菜市场、批发市场依然是公众购买蔬果等食品的主要场所,占40.8%。相对而言,大超市的食品安全风险更可控,但常去大型超市或购物中心购买食品的人只有20.2%。
“可见,公众日常用餐和食品购买倾向于便宜方便,却相对忽视了食品的安全性。”江青认为,这反映出广大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素养方面的不足。
维权意识不强
主动关注食品安全的人不多,但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的人并不少。在江青的研究报告中,仅有16.3%的民众表示没有遇到过问题食品,不过经常遇到的人也不多,占4.8%,绝大多数人都是偶尔遇到或极少遇到。
遇到问题食品后怎么办?36.4%的民众选择“自认倒霉”。江青告诉记者,与其他领域相比,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维权意识和维权意愿比较薄弱,维权基本知识也比较欠缺,这是公众食品安全素养不足的另一个表现。
“遇到食品安全事件时,检测、取证和责任认定难度较大,很多人对相关法律条文和程序等认知还不够。”江青指出,公众的食品安全维权意识和能力都应该加强。
让人欣喜的是,有不少人开始选择对问题食品说“不”。23.7%的人的表示,遇到问题食品时会选择找商家退货或赔偿,22.0%的人会找媒体或在网络上曝光,17.8%的人会向有关部门或机构投诉举报。“尽管这些选择主动对抗问题食品的人当中包括了一些职业打假人,但挺身而出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江青说。
知识传播需提高效率
无论是事前防御还是事后维权,都需要掌握足够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但分析发现,仅有6.6%的民众认为自己非常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比较了解的占比为13.2%,38.6%的民众认为自己是一般水平,剩下为不太了解或不了解。
食品安全知识的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尽管被呼吁过多次,但仍需加强,而且要注意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继续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但互联网上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很容易对普通民众造成误导。”江青说,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超过半数的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但互联网上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被流言和谣言占据。
除了网络,社交圈是公众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第二大渠道,占16.9%,但这个渠道也基本是网络效应的延伸。课堂、报纸、社区宣教活动,尽管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更加权威可靠,但传播效率很低:仅有1.6%的人通过专门的食品安全课程来获取知识,选择报纸、杂志的人占2.8%,通过社区的各类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了解知识的人仅占5.4%。
江青建议,相关部门应做好互联网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监管,同时建立权威透明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和信息发布制度,使公众能够方便地获取正确的、有用的食品安全信息和知识。多开发一些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食品安全课程,多开展食品安全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报纸等传统媒体,在坚守内容客观准确的同时,也需要提升传播效果,可以借助媒体融合等方式,更好地传播食品安全知识。
“公众也要主动去学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和常识,由此降低购买不合格产品的概率,提高对食品安全谣言的辨识能力,这也是遇到食品安全维权时的强有力工具。有了知识,才能从根本上建起一道食品安全的防火墙。”江青说。
(本报记者陈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