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隔四年后,阿里又栽在了出售假货上。实际上,阿里巴巴感到委屈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在过去的一年中,不仅是阿里高层对“打假问题”空前关注。马云在接受采访时谈及假货风波,“阿里巴巴每卖出一件假货,就会让公司失去5个以上的用户”。而且阿里在自己平台上对于商品的打假做了不懈努力,这也让世人有目共睹。
在阿里方面看来,公司“2016年主动下架的侵权产品数量比2014年翻了一倍”,因此美方把阿里“拉黑”是“没有道理的”。而且阿里方面进一步质疑,美国的USTR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是受到了当前美国政治环境的影响。毕竟,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频频批评中美贸易,并称要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高关税。
尽管阿里在打假方面很努力,但笔者认为,阿里尚有不足之处。比如挥之不去的假货问题,比如难以为继的价格大战。这在中国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下还能“混得过去”,但在“较真”的美国市场中,阿里作为一家美股上市公司,外国投资者和国外反假货组织就会紧盯阿里平台的售假问题:只要平台存在一件假货,阿里做的再多努力他们都不会买账。所以在阿里在质疑他人的同时,也应该更加自省。
此次,美国USTR除了指出销售“高仿”假货这一事实外,还指责阿里对于相关公司的举报反映迟缓。“能不能”全面根治假货问题与能力和大环境相关,但“要不要”及时响应就是阿里平台的态度和担当的问题了。因此,如果说淘宝网上存在售卖假货事件尚能归咎于上游制假产业的“顽疾”上,那么,处置假货的效率迟缓的“责任”只能由阿里的平台自己来背负。
实际上,作为电商平台,阿里在质疑他人的同时更应该自省。一方面,假货泛滥问题也确实存在,阿里并不能因为自己已经做了努力,而选择逃避自己的责任,就算觉得“遗憾”,也不能心存侥幸地推脱责任;另一方面,我们中国人的消费观念要升级换代,过去以打折和低价撑起了“双11”、“双12”也到了更新思维的时候了。只有电商平台上的商品基本杜绝售假行为了,才能真正吸引更好开拓国内外市场,才能真正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
可以看出,阿里等电商平台的打假之路非常艰难,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阿里等电商平台的提升和改变的空间也很大:第一,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处置假货投诉的效率;第二,加大对售假店铺的查处、惩罚的力度,不要仅是将售假商品下架。还要严惩甚至勒令关店。其三,利用大数据监测,对容易产生假货的商品类别进行追踪,掌握证据并配合执法机关对上游制假产业链进行打击。只有阿里在观念上、手段上不断改进,平台售假问题才能得到有效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