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药监局通告16批次药品不合格 中药饮片占大头 广西贺州市食药监局抽检181批次食用农产品3批次不合格 内蒙古两件地理标志商标入选2017年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参展产品 北京市食药监局抽检饮料3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关注:《知识产权认证管理办法》即将发布 相信网红海淘药,你的健康输不起 鹅蛋、鸭蛋、鸡蛋——福建厦门6批次禽蛋不合格 重庆:每年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近200名 湖北咸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91批次 不合格3批次 温州公布十大商标违法案例网购的名牌可能是假的 拿什么来制止微商售假的疯狂? 安徽省质监局抽查40组塑料管材样品不合格2批次 美国企业指控饮料保温容器及其组件、标签和包装遭侵权 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3批次润滑油产品抽查不合格 他山之石!一文了解德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让“知本”变资本 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 美中知识产权峰会在美举行 利物浦在华推出廉价球衣与假货竞争 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08批次食品 3批次不合格 湖南湘潭高新区2019年申请发明专利407件 “双创”再获部委肯定 虚拟现实:热潮背后暗藏专利风险 云南红河州抓好《质量报告》为宏观调控献策 广东抽检餐饮食品样品4批次 不合格1批次 西班牙:通过新版知识产权法增加“谷歌税” 茂名市启动农产品和农资专项打假行动 欧盟、韩国如何保护外观设计客体 2020年度第六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华为VS三星最新战报:涉案专利曝光 四川省成都市工商局抽检:16批次冬季取暖商品不合格 山西太原市市场监管局:19批次食品不合格 USPTO明确PTAB程序中的保密特权 高通称苹果拖欠其70亿美元专利使用费 北京中关村启动知识产权服务管家项目 TRIPS理事会会议或将讨论最不发达地区的过渡期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探索解决专利行政纠纷 山东省威海市食药监局抽检200批次食品17批次不合格 印度和英国结束第一轮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用了劣质油焙烤食品成抽检不合格“重灾区” 加拿大需根据《美加墨贸易协定》对知识产权规定作出调整 甘肃省食药监局通告340批次食品抽检情况14批次不合格 宣讲线上展会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福建德化企业“走出去” 福建省食药监局:1批次炒货食品抽检不合格 广东省中山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共252批次 不合格样品6批次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612批次样品 4批次不合格 广西梧州市抽检7大类食品260批次样品 不合格11批次 陕西杨凌示范区食药监局:食用农产品不合格样品1批次 越南知识产权局举办“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知识产权管理与利用”研讨会 如何判断著作权纠纷中的“实质性相似”? 广西食药监局:3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泉州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增至25件

职业打假背后存法律漏洞 是否应受法律保护?

□本报记者游春亮

当前,职业打假人作为对商家监督维权的特殊社会监督群体,愈来愈受争议。一方面,职业打假人能有效维护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不少职业打假人为私利知假打假,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极大浪费了政府行政资源。

职业打假人的行为应如何看待?其行为是否应受法律保护?近日,深圳市法学会、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等单位专门举行了一次辩论会。

立法界定知假打假

今年10月18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起草了《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监督条例(草案修改一稿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这一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监督主管部门、消费者协会受理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投诉时,发现投诉人存在超出合理消费或者以索取赔偿、奖励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应当终止调查,并对投诉人进行规劝”。

在此之前,国家工商总局于9月底公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一条款颇受关注:“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其权益受本条例保护。但是金融消费者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营利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不适用本条例。”这意味着:如果征求意见稿最终实施,知假买假的职业打假行为将不再受消法保护。

职业打假背后存法律漏洞

在深圳市法学会、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举行的辩论会上,正方认为,在职业打假人群体中存在一部分人,为私利损害商家利益、滥用政府行政资源,扰乱秩序。职业打假人中存在“职业索赔者”,他们往往为一己私利不惜损害商家来之不易的品牌声誉,滥用政府行政资源、利用网络媒体制造公众对企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进而损害商家利益、滥用资源、扰乱秩序。拟规定职业打假人不受消法保护,能及时遏制此类乱象。

反方则认为,职业打假人的出现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商家存在生产不规范、审核不严格、检查不仔细等问题。对此类问题,消费者个体往往因维权成本高而忍气吞声,而职业打假人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消费者利益。若把职业打假人用法律的形式排除在外,则会降低企业的违法成本,最终对消费者不利。

有法律界人士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所适用的范围是具有消费者属性的群体,而受其保护的也应该是真正的消费者。职业打假人从表面上看似乎在商品或服务买卖过程中充当了消费者的角色,但是他们不是或不完全是为了消费,他们更多地是以索赔或以赢利为目的的“知假买假”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理所当然不该受到消法的保护。

在辩论会上,有法律界人士认为,“所谓职业打假人就是一些敲诈勒索者”的说法固然有些武断,但诸如“职业打假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行政化打假的不足,对于整体市场环境的净化起到了积极的助推功能”的观点也不够全面。其实,真正有资格充任职业打假人的应该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得到法律授权而行使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及服务的执法者。而职业打假人能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消法制定不严密,存在诸多漏洞。因此,立法者针对此类法律漏洞应及时采取弥补措施,例如: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加以遏制。假冒伪劣产品之所以能上架销售,责任首先在制假者,其次才是部分利欲熏心的不良商家。所以,对于从事制假者要在“查”方面下功夫,让其无生存、发展空间;在“处”上面下重手,尤其是对屡教不改者要提高罚额数量,让他们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同时,该法律界人士建议,对消法中所涉及到的售假和服务中的欺诈行为,要细化赔付标准。如此,既能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能有效遏制所谓的职业打假人钻法律空子。

一分为二看待职业打假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副秘书长于喜峰认为,消委会作为一个打假部门,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部门,但是职业投诉人却不来找消委会,主要还在于“利”字,因为到消委会得不到职业打假人想获得的利益。职业打假人的出现一定是有他特定的历史原因,应一分为二来看。

“据统计,深圳目前有职业打假人1000多人,这是记录在案的,他们反复投诉,比如说标签标注的问题、过期食品的问题,还比如说一定程度的虚假宣传问题。以虚假宣传为例,比如一件衣服面料里面标注了面料是晴纶,但实际上可能搀了50%的棉,那你说它的质量是不是会更好?但是职业打假人认为这一行为涉嫌欺诈,要索赔,我觉得这就背离了职业打假人的初衷。对这一类职业打假行为,我觉得不应该鼓励,因为这完全是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于喜峰分析说,“比如过期食品的问题,据媒体公开报道,有相当一部分职业打假人将食品放在货架角落,不易被发现,算准了日期后再去买,然后索赔。这些问题涉嫌敲诈勒索,应予以打击。”

于喜峰认为,对职业打假人应一分为二地客观看待,不能把职业打假人直接封杀,同时,对职业打假人的恶意打假,该打击的就要打击,该禁止的要禁止。总而言之,任何事情既有它进步的一面,也有它弊端的一面。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这个问题,用趋利避害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希望通过法律的不断完善解决职业打假人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