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柏林10月25日电
新华社记者郭洋
德国在保障专利质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丰富经验。多名专家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重视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是关键。
德国博默特和博默特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工程师龚津平介绍说,专利质量一靠发明本身,二靠专利文件撰写,如果专利文件撰写不当,好发明也未必有好的保护范围和商业价值。高素质的专利律师在欧美科技创新体系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龚津平说,德国专利律师的职业教育培训很有特色,要想成为专利律师必须经过至少34个月的学徒期。预备律师至少要在专利律师事务所或企业专利部门跟从一名导师工作26个月,同时定期接受欧盟和德国知识产权法远程教育并参加专利律师考试。此外,预备律师还需在德国专利商标局实习两个月,在德国联邦专利法院实习6个月,还可额外选择在地方法院进行两个月的专利侵权诉讼相关实习。
“经过在事务所、专利局和法院的严格培训,德国专利律师不但可以了解专利申请的审查程序与标准,还有机会熟悉专利无效甚至侵权相关的司法程序,”龚津平说,这种做法也有利于加深对专利制度特别是相关法律应用的理解,帮助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时考虑到将来可能发生的行政或者司法程序,保障专利质量。
德国对专利审查官也有严格要求。德国工商总会知识产权专家多丽丝?默勒说,专利是需要严格审查的知识产权,负责授权的专利局需要高水平审查官,“审查官们应有物理、化学、机械工程等专业背景,这样才有能力判断专利申请是否符合标准”。
默勒还指出,德国非常重视审理专利相关案件法官的素质,一旦出现专利纠纷,审理时会有既懂技术又了解法律的法官在场,使案件审理更加顺畅。这值得中国借鉴,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菲利普?波音说,中国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拥有理解和使用知识产权法能力的法官数量”。
高质量的专利水平以及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要让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则离不开大力宣传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
默勒说,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将促进企业创新,尤其是那些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金钱的企业创新。比如,医药企业研发新药需投入大量资金,一旦方向错了可能还要推倒重来,专利保护就尤为重要。专利权可以让企业在20年内拥有垄断地位,这种潜在的利益无疑鼓励着企业投资于创新。
德国知识产权执法也非常严格,侵权方通常要付出惨重代价。奥咨达医疗器械服务集团德国分公司总经理徐超在德国工作多年,也曾申请过多项专利。她说,在德国如果出现专利纠纷案,被判输的人通常要支付高额赔偿会,因此人们不愿铤而走险。
如今,德国企业已能熟练运用知识产权武器。德国中国商会干事长段炜告诉记者,在德国举行的一些展会中,德国企业常以侵权为由逼迫参展中国企业撤展。虽然有些是诬陷,但中国企业往往因不了解德国法律法规或没时间和对方纠缠,选择掏钱私下和解。
龚津平说,德国企业更懂得极大化利用专利权的价值,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应用上则比较被动和简单,更多把知识产权当作防御性的“盾”,而非主动出击的“矛”。在自身产品可能被抄袭的情况下,也较少地积极通过司法程序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中国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