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6日讯(记者邵希炜)7月15日,国家版权局在京召开“网络音乐版权保护工作座谈会”,通报了国家版权局重点开展网络音乐版权专项整治的有关情况和关于加强网络音乐版权保护的工作安排,各大网络音乐服务商签署了《网络音乐版权保护自律宣言》。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网络传播音乐作品的版权秩序比较混乱,侵权盗版现象比较严重,几乎没有一家音乐网站不存在侵权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座谈会上,来自音乐服务商、唱片公司、版权公司等不同方面的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对于开展网络音乐版权专项整治对整个音乐产业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开展网络音乐版权专项整治有助于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是推动中国网络音乐走向全面正版化,吸引音乐人才回流,并促进我国实体音乐发展的重要措施。
段玉萍:没有一家音乐网站不存在侵权的行为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在会上了解到,2010年以来,国家版权局对全国主要视频网站开展了版权重点监管工作,引导互联网视频行业建立了健康有序的版权环境。在互联网视频行业版权工作取得突出成效的同时,音乐作品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保护问题——特别是比较严重的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版权热点问题之一。为全面把握目前主要网络音乐服务商(包括音乐网站及音乐APP的运营商)及唱片公司的版权工作情况,科学谋划对音乐网站的版权重点监管工作,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今年年初就互联网音乐版权保护工作启动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
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段玉萍表示,经过调研,国家版权局分析认为目前我国互联网音乐产业在版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国家版权局发现,网络传播音乐作品的版权秩序比较混乱,侵权盗版现象比较严重。“应该说现在的音乐网站没有一家不存在侵权的行为,只是程度不同。”段玉萍认为,这种侵权现象严重损害了权利人的权利,对音乐网站的传播秩序有很大伤害,对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不利。因此国家版权局决定将音乐网站的规范作为“2015剑网行动”的重点。
第二,国家版权局在调研中发现,音乐网站的版权诉讼、纠纷非常多,给整个音乐产业带来了较大的混乱,也对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造成了较大的浪费。
第三,国家版权局还发现一些新的现象,例如一些网站购买独家版权的现象比较突出。段玉萍说:“至于购买独家还是非独家,这是我们各个网站之间的商业考量,但是从国家版权局的角度是要积极促进音乐作品的传播。”段玉萍认为,这种集中购买独家的版权并不利于音乐作品的传播,不利于网络音乐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负责人曾在采访中表示,网络音乐服务商竞相购买独家版权,导致版权价格翻倍暴涨,网络音乐服务商之间的转授权谈判艰难,增加了网络音乐服务商的资金压力,也影响到网络音乐良好商业模式的形成,不利于优秀音乐作品的合法有序广泛传播。
在座谈会上,来自音乐服务商、唱片公司、版权公司等不同方面的代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网络音乐服务商代表:维权成本高保护难度大
腾讯公司法务部总经理江波作为网络音乐服务商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国音乐版权市场的混乱格局越来越不利于整个音乐的正常发展,大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但他同时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新的侵权形式出现,也不断的发生变化。他说:“我们经常把这种形式的侵权打击了之后,很快又冒出另外的侵权形态,再加上我们司法的保护手段,包括衡量标准也是比较低,侵权的成本始终还是在比较低的运行,维权成本相对比较高,所以保护的难度比较大。”
江波说,仅靠企业自身的维权无法清除整个行业多年来盗版的顽疾,还需要国家版权局的监管部门以及司法部门等国家主管机关的强力介入。他认为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并组织本次网络音乐版权保护座谈会,将是中国网络音乐最终走向全面正版化的关键节点,他相信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将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唱片公司代表:幸福来得太快
上海信汇原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臧彦彬代表唱片公司发言。他在发言中提到,《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下发后,在国内外业界中都引起了不少的反响,大家都有一种“幸福来得太快”的感觉。
臧彦彬认为,此次国家版权局开展网络音乐版权专项整治对整个音乐业最大的影响是促使音乐人才回流。他表示,目前我国音乐方面的人才很多都流失了,有影响力的音乐越来越少。他说:“版权局能够下达这样一个通知,实际上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工作,他可以逐步使音乐界逐步恢复信心,使音乐的人才能够回流,使新的音乐作品能够在不断地出现,有影响力的作品不断出现。”他表示,只有让音乐原创人才进入到音乐领域来,同时让他们有钱可赚,他们才能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作更多的音乐作品,形成良性循环。
版权方:中国实体音乐几乎没有了
国际唱片业协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thePhonographicIndustry,以下简称IFPI)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音乐产业环境不是很好。他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我国音乐产业在全球排第19位,广播产业排第三位,这表明其中的差距很大。他认为,而中国的实体音乐几乎没有了。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从《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中得知,2013年我国音乐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2716亿元,其中核心层的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了440.7亿,音乐演出产业规模约140亿,内地实体唱片市场规模为6.5亿。6.5亿是什么概念呢?6.5亿仅为2013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1.5%。虽然全球实体唱片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但是很多国家实体唱片所占比例仍然巨大。IFPI公布的2013年全球20大音乐市场情况显示,排名第一的美国,实体唱片占数字音乐的一半;排名第二的日本,实体唱片销量是数字音乐的四倍左右;而第三名的德国,实体唱片也超过数字音乐的三倍以上。
该负责人表示,作为行业协会,他们也没有预测到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中国音乐产业迅速抛弃了实体市场。“当然,这也有他的优点,我们有很大的网络用户,有很大的平台。”但他同时表示,“如果大环境不好,谁也挣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