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专利大国,却绝非专利强国。要想让纸上的专利加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创造能力不足、保护程度与社会期待仍有差距、知识产权运用水平亟待提高等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了2014年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统计。统计结果显示,美国和日本的专利申请量位居前两位,中国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三,申请量增加了18.7%。
不可否认,我国近年来在专利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专利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如何实现“量变”到“质变”、让纸上的专利加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创造能力不足、保护程度与社会期待仍有差距、知识产权运用水平亟待提高等。汤姆森公司2013年全球创新报告列举了亚太地区12个最重要产业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我国企业在各行业普遍处于中低水平。这说明我国是一个专利大国,但还远远不是一个专利强国。我国专利技术的应用商品化率目前不足20%,美国、欧盟均已接近40%,我国企业在获取专利后需要做更多实施和效益方面的功课。
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专利中,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是发明专利。以浙江省为例,2013年全省专利授权量达20.23万件,居全国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却只有1.11万件,仅占6%左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为专利申请的重要主体,中小企业产业层次不高、创新动力不足,不少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另一方面,多数传统产业秉承“专业市场+工厂”的经营模式,产业集群特征比较明显,真正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比重却仍然很低。
从专利大国到专利强国,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关于专利转化率不高的问题,一是因为申请专利质量不高,即专利本身大规模产业化的可能性较低;二是与研发资金缺乏、利益分配机制不顺相关。根据规定,公立高校的专利是国有无形资产,对外转让要向有关部门备案,如果金额较高还需审批,审批流程较长。同时,专利转让前需要进行价值评估,我国缺乏权威的评估机构。评估价过高,企业不接受,专利价值无法实现;评估价低了,又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此外,当前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还没有政策依据,个体利益得不到体现,影响了科研人员进行专利实施、转化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都需要逐步加以解决。(作者:吴学安原文刊载于经济日报4月15日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