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当前,正是我国秋粮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然而自今夏以来,河南、山东、陕西、内蒙古、山西、新疆等12个省区遭遇较为罕见的严重干旱。截至8月18日,旱情已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589万亩,其中较为严重的河南省秋粮受旱面积已达2310万亩,山东省受旱农作物达1282万亩,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
对此,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作物新品种等或抗击旱灾,或加强旱情监测,千方百计组织力量进行抗旱,努力减少旱灾损失。
新品种有效节水抗旱
“依靠我们自主研发的节水技术,今年有望取得水稻亩产400公斤以上的好收成。”新疆天业农业研究所(下称天业农研所)农艺师胡成成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说,经过10年来的不断实验和创新,他们自主研发的一件“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发明专利在应用中逐步成熟。如今,该技术的推广种植面积已超过2000亩,水稻亩产稳定在400公斤至500公斤之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此外,“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发明专利还荣获了第十四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据介绍,“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发明专利可以使水、肥、农药等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由于有地膜覆盖,该技术大大减少了水分蒸发,特别适合在干旱缺水的地区种植像水稻这样需水量较大的作物。连续10年来的田间实验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用该技术在旱地种植水稻可节水65%左右,加上使用了专门配制的氮磷钾滴灌用肥,可节约肥料50%至60%,综合经济效益可提高40%以上。同时,亩产由200公斤、300公斤、400公斤逐步增加到500公斤左右,相当于南方稻区优质稻田的水平。
“目前,全国约有6000万亩因旱情而减产的水稻田,而滴灌可使用水量从每亩2000立方米减到200立方米,并根治稻田废水对下游的污染,综合测算每亩降低成本150元到200元。”胡成成表示,明年将在黑龙江、山东、江苏等10个水稻产区推广示范该技术,总面积达到5000亩左右。
8月18日,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检索到,目前已授权或公开的关于“抗旱技术”的中国专利有2790件,其中70%为发明专利,包括从植物生长、灌溉方式、辅助技术等方面进行研发的节水抗旱技术。如某件发明专利可使多种农作物实现有效节水抗旱。田间实验表明,应用该专利后,亩产量在节水抗旱的基础上可提高10%至30%。“863”项目“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小麦分子与细胞品种创制”的成果已提交中国专利申请32件,以该技术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中麦175”已获得新品种权,并拥有抗旱、高产、优质的特性,目前已开始逐渐推广。
近年来,在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个地区因地制宜,节水抗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成本下降的同时,为农民增收开拓了空间。
“专利可以为发展抗旱型现代农业、高效农业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教授表示,在科技创新的时代,抗旱工作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支撑。相关研发工作的进展和成果的涌现,体现了各方面对依靠创新与知识产权开展抗旱工作的重视。
“千里眼”远程监测旱情
一幅幅照片上,有的像枫叶,有的像“年轮”,有的像“水母”……近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公布了甘肃、山东、陕西等旱区的卫星遥感图象,成为了解旱情的较为直观、准确的资料和依据。而拍摄这些遥感照片的“摄影师”,就是我国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高分一号”卫星。
据介绍,“高分一号”卫星包含有自主研发的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大覆盖面积相结合等大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高分一号”的宽幅多光谱相机幅宽达到了800公里;“高分一号”在具有类似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对一个地区重复拍照,其重复周期只有4天,而国外同类卫星的重复周期大多为10余天。可以说,“高分一号”实现了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有效结合。
“通过卫星遥感图象,在掌握旱情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科学决策,制定与实施有效措施,实现科学抗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研究员钟仕全表示,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气象卫星、遥感卫星在应对抗旱、防涝等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了这些“千里眼”作为决策依据,抗旱更科学、更准确,工作效率更高。
针对旱情,各地应用了众多抗旱工程、人工降雨等技术,采取多种举措积极抵御旱灾。截至目前,我国利用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向南四湖应急调水8000万立方米、向河南省调水2000万立方米,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7亿亩次。同时,吉林等地开展地面增雨作业,仅8月14日至17日,吉林省发射拥有知识产权的增雨火箭652枚,增水3.9亿立方米,在抗旱斗争中发挥了技术创新的威力。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才能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速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李顺德强调,因此,当面临干旱等自然灾害时,更应当凝聚创新的力量,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为抗旱提供支撑。(知识产权报 记者 赵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