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漫步月球到依靠新一代航天飞机穿梭太空,从高精尖的软件产业到好莱坞电影热播全球……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创新型国家,美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近日,美国经济分析局宣布将在7月底公布第14次对国民收入和产品账户(NIPAs)综合调查的初步结果,并调整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方式,首次把企业技术研发、娱乐文化等知识产权相关指标并入政府统计数据中。有关专家指出,这意味着,美国已经开始将知识产权产品作为资产加以管理并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这一调整无论是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创新型国家,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首次调整突出创新
“不管是美国艺人举办演唱会、写歌和录制专辑的收入,还是企业对新技术专利的研发支出,都同样可以计入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如今,这已不仅是美国经济学家的观点,而且已经成为美国政府的口径。美国政府新近宣布对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进行修订的公告显示,美国政府将把技术研发、娱乐产业、文学创作等支出做为固定资产投资,并将其与计算机软件研发支出一并统筹,确立为一个新的统计类别,名为“知识产权产品”。
这一变化,看似有些突然,但对于了解美国国情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发展的必然。没有人怀疑,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美国至今仍是领先者。就航天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来看,美国拥有的相关专利数量最多,增长最快,转化也最为成功。作为一个举世公认的高技术领域,航天技术是诸多科技领域的高度集成,在这一领域荟萃了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的众多成果、专利及包含了大多数专业的技术研发人才,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其他产业部门的综合性可与之相比。由于航天技术创益方式与传统产业创益方式存在重大区别,测算航天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时就不能沿用传统技术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美国经济学家曾经根据生产函数理论从宏观经济方面分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与发展投入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影响,计算结果是1∶14,即在航天技术研发中投入1美元,至少可产生14美元的经济效益。
航天产业对高新技术及知识产权的需求,引领了大批高新技术的发展,诱发和繁衍出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如数据传输与通信、高性能计算机、自动化加工、超高强度和耐高温材料、微波传输和人工智能等得到日益广泛应用的技术,主要源于航天领域知识产权的转化。美国最新披露的文件显示,美国阿波罗登月工程产生的3000多件专利,有1300多件成功转化到了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从医疗检查使用的CT扫描仪到儿童尿不湿材料,从大型计算机到仿真技术,无不出自这些专利。美国研究者认为,今天美国的航天工业、国防工业和许多民用工业的关键技术,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航天领域的知识产权。可以说,航天技术研发及知识产权带动了美国整个国家的全面创新和飞速发展。近年来,美国国会曾经指定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来组建领导美国全国技术转移的机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这与航天技术知识产权的密集度有着密切关系。
不仅如此,建立在知识产权基础上的航天产业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其“辐射经济效应”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更加丰厚的回报。如利用遥感卫星进行重大灾害预报减少巨额灾害损失,利用通信卫星对农村和边远地区开展远程教育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新近修订了对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设立了“知识产权产品”专项。对此,美国学者的认识十分深刻而犀利。他们认为,这将使当前美国经济高出之前预估的3个百分点,无形中削弱了当前美国经济增长不稳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更为突出地体现了美国经济转型的成果,即从工业依赖型转而进入以智力资源为主的知识与信息化时代。
知识经济渐成支柱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突出体现知识产权对国家经济的重要贡献,不仅是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所确立的明智的选择,也将影响知识产权政策的走向,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就美国的情况看,过去20年间,知识产权一直是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引擎。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国之所以拥有如今在全球科技、经济中较为领先的地位,是因为其具有强劲的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来自美国政府公开的2012年数据表明,“知识产权集约型”工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仅2012年就新提供了至少4000万个就业岗位,其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超过5万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4.8%。从这方面来看,也就不难理解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将国内生产总值与知识产权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研发支出更像是投资,而不是消费,主要是因为它在未来时期也会产生好处,而不仅仅产生当期好处。在某种程度上,研发的好处可由其所有者来分配,这使得研发支出具有经济资产的属性。长期以来,经济学工作者力图将研究开发视为创新、增长和经济福利的源泉,并因此将研发驱动的经济称为技术驱动型经济或“知识经济”。基于上述认识,美国经济分析局一直致力于改进对经济产出、价格和增长的测量。
美国学者数年之前就认为,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来临。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在对美国版权产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中,也发现了包括电影、电视、家庭录像、商用软件、娱乐软件、图书、音乐和唱片在内的创意产业,在经济上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贸易所做的贡献。研究报告指出,1996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历史性地首次成为美国出口份额最大的经济部类,尤其是其中的软件业和电影业,在对外贸易份额中贡献卓越。版权产业的核心内容产业,包含图书期刊出版业在内,为美国经济创造了9310亿美元的产值,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4%,解决了近510万美国人的就业问题,总资产占民营企业领域整体的5%,为雇员提供的薪酬比其他产业领域平均高27%。版权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贸易和出口领域所创产值高达1340亿美元,同比超过美国其他领域。对此,美国学者坦率地表示,知识产权是美国最有价值的出口物,也是美国经济的一大支柱。
进入新世纪,世界上多个发达国家在其知识产权政策中竞相确定了符合本国实际和国家利益的战略目标。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创新型国家之一,在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上更是不遗余力,建立健全了体系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且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深层次地发掘与体现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正如此次修订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方法,其意蕴深刻,值得深思。
统计指标意义深远
就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体系而言,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联合国1993年发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1993)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其后,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40次会议确立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统计标准SNA2008。与SNA1993相比,SNA2008与创新及知识产权紧密相关的变化主要包括:一是将研究开发支出从中间消耗改变为资本形成的一部分,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二是将无形生产资产改为知识产权产品列入固定资产中,将包括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文学艺术作品等在内的知识产权产品列入资本账户固定资产分类中。SNA2008推出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相继采用,欧盟将于2014年、日本将于2016年采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国修订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法,是在全球率先采纳并践行了这一标准。美国采用新的统计方法符合当代世界经济由知识或创新主导增长的理念与实践。在引领“知识与创新兴国”的世界经济潮流方面,美国又一次走在了世界的前头。
有关专家指出,美国的上述实践,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处于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启示在于:首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之路,无疑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这些战略不仅要落实在具体的政策上,更要反映在统计监测中。其次,增长必须重视质量。知识产权研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重视其数量扩张的同时,更要注重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事实上,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式的调整,对不同经济结构的国家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增加知识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如据美国经济分析局估计,采用新标准会使1959至2002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平均提高2.6%,同时也会推动改变企业的资产结构,凸显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式的改变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关键时期的国家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式的调整,将使得创新及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以显现,有利于优化国内生产总值质量和构成,引导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创新和知识产权。
面对这一新趋势,有关专家建议,发展中国家更要注意跟踪研究国外动态与进展,深入研究知识产权产品的计量,探讨新核算方法在本国适用的可能,既要开展将知识产权产品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的试点,分析研究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式调整的影响,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资产管理和税收方面的影响,探索有利于鼓励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税收标准和税收政策,还要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资产调查,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充分关注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知识产权报 记者 赵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