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从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完全释放,这不仅关系我国的形象,更影响我们自身发展,事关国家利益。因此,我们当前要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这些年来,我国在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连续6年颁布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到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众多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措施相继实施,并且取得了不少积极的成效,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52.6万余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41万多件,占总量的79.0%;共授权发明专利约17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1万余件,占总量的65.3%。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总体而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仍不完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和拥有量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仍较薄弱,市场主体运用知识产权能力不强,侵犯知识产权现象还比较突出,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时有发生,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不仅有利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从破解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着力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具体而言,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首先,要积极参与国内外技术标准的制订,力争将自主创新、发明专利与标准化制订相结合,从而为企业产品独占市场创造条件。其次,要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应用战略,有效地运用有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企业已获得的各项知识产权。再次,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对引进技术产品,一定要吸收消化再创新,同时要结合国内外有关信息进行集成创新,创造条件进行原始创新,不断增加知识创新的数量和高标准的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第二,构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首先,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出台全国统一的法律和法规;统一中介管理机构,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促进产权交易市场合理有序的竞争,并在竞争中逐步完善。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产权评估机构。由于技术创新的专业性、独特性,决定对其评估的复杂性,因而,要制定一套专业评估程序的方法,并配备专业人员。此外,还要建立知识产权的监管机构,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知识产权在应用过程中不受损以及在评估中的准确性。
第三,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提高企业对现有知识产权的利用率,增强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企业是最活跃的市场主体,也是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的主体,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创造、运用能力不仅决定自身的生死存亡,也影响到国家的竞争实力。因此,要对知识产权进行高效的管理、控制和使用,以本企业技术知识为基础实现企业领域知识共享,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知识技术基础。此外,还要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第四,重视技术研发,不断开发适应市场和客户的新产品。一方面,要通过设立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保障研发资金的投入,确保对工艺设备和关键共性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同时,企业还要以各种方式对研发机构进行制度上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以提高自身自主创新的能力,适应国际性新产品技术创新的需要。
第五,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着力提高品牌的技术附加值和质量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标准在规范质量水平、引导技术发展上举足轻重,而且,标准本身也是一种产品,是市场营销的制高点,谁拥有标准谁就能拥有市场。因此,要高度重视技术标准战略,大力提高标准的生产力。
第六,实施品牌战略,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品牌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培养、引进和聘请品牌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品牌创造、品牌经营、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与大专院校和有关机构组织合作,开展以品牌知识、品牌经营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创牌能力和品牌运作水平;建立专利、商标管理制度,开展自主创新、产品研发重构知识产权优势,巩固与保护自身的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