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专利运营:从芬格沃克的成功说起》,如果您对专利运营:从芬格沃克的成功说起感兴趣,请往下看。
近几年来,专利运营的概念频繁被人们提起。前不久传出小米收购微软专利、华为和苹果签署专利交叉许可协议等消息无疑是值得关注的,同时,也使得专利运营的概念再度升温。
什么是专利运营?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英语中没有能和中文“专利运营”完全对应的一个表达,比较接近的是“patentMonetization”,直译为“专利货币化”。在我看来,专利运营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
如果以“专利货币化”为标准来理解,小米收购微软专利的行为并不属于专利运营,因为收购专利本身并没有给小米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而华为和苹果的交叉许可则是典型的专利运营。尽管华为和小米的案例都有值得关注的点,但它们都属于典型大企业的专利策略行为。在国内创新创业呼声高涨的今天,人们也许更应该关注初创或中小企业的专利运营。在美国,初创或中小企业的专利运营十分活跃,对国内应该有可借鉴的地方。
多点触屏控制(下称多点触控)是苹果很多产品的特色功能之一,而且它的产生与中小企业的专利运营有着密切联系。1998年,特拉华大学的两名技术人员韦恩·韦斯特曼(WayneWesterman)和约翰·G·埃利亚斯(John·G·Elias)发明了多点触控(Multi-Touch)技术后,他们便注册成立了芬格沃克(FingerWorks)公司,开始创业。韦斯特曼和埃利亚斯非常看重自身技术成果,他们请了非常专业的代理人为他们制定了专利申请策略并撰写递交了相关专利申请,对自己的核心发明进行了完善的专利布局。
20世纪90年代末,流行的触屏产品主要是液晶类的单点触控技术,多点触控技术的发明在当时的硬件条件下还难以做出真正成熟且廉价的产品。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遇到了擅于商业运营的投资人杰夫·怀特(JeffWhite),杰夫·怀特在看了他们的技术演示及专利情况后提出加入,并许诺帮助他们盈利。在杰夫·怀特的操持下,芬格沃克与IBM、微软、NEC、苹果等企业开始了接洽。
苹果当时正在开发为Mac台式电脑设计的触控板产品Trackpad,苹果对多点触控技术十分感兴趣,并意识到这一技术在手机上将会被广泛应用。在了解了芬格沃克专利布局情况后,2005年苹果完成了对芬格沃克的收购。
2007年1月,乔布斯对外发布了第一代iphone,多点触控技术成为这一款手机最引人注意的技术亮点之一,而且苹果在后来不断为这一技术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就不同的创新点提交专利申请,至今已衍生出一个近两百件专利的专利家族,牢牢地将多点触控技术的核心专利控制在自己手中。
如果芬格沃克创始初期并没有对自己的核心技术做好专利保护,是否能引来杰夫·怀特的加入?苹果是否还会谋求授权乃至收购芬格沃克?答案很明显,收购芬格沃克对双方来说显然是双赢的结果,而这一结果的达成,最为重要的条件是拥有核心技术且做好专利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芬格沃克的成功恰恰是一场专利运营的成功——拥有核心专利,并以此作为企业最具价值的资产实现收益。
今天的中国,创新创业的环境正在逐步优化,专利运营作为一个新概念也正影响着领域内外的创业者们。对于拥有核心技术的初创企业来说,借鉴芬格沃克这样的先例不仅有其积极意义,而且也会为国内带来更好的专利运营环境。(龙翔)
(编辑:石焱)
好了,关于“专利”专利运营:从芬格沃克的成功说起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