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元隆达工装:在创新中成长》,如果您对元隆达工装:在创新中成长感兴趣,请往下看。
本网讯在吉林省元隆达工装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元隆达工装)的车间里,一架7.3米高的大型压力机械矗立在记者面前,机械的正面印着“YUANLONGDA3000”几个大字。元隆达工装知识产权工作负责人王金成对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说:“这就是我们自己研发、自己制造的内高压成形机。”他指着远处的生产线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上一共5台液压机,有4台是我们自主制造的。”
在压力机的出品处,一位工人指着一些产品告诉记者,这些制造工艺复杂的悬架臂部件将销往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据王金成介绍,要制成这种悬架臂,以前需要8道工序、多次焊接,而应用了公司自主开发的“元隆达3000”型内高压成形机、内高压成形模具、内高压成形工艺后,工序减为3道,且一次成型,合格率和性能都大大提高。正是凭借着孜孜不倦的自主创新,这家2004年成立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一汽轿车、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整车制造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专利也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元素。
下岗工人走上创业道路
1992年,吉林省辽源矿务局职工王中下岗。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锻压专业的他,前途一下子变得十分迷茫。他那时还不会想到,自己会在20年之后拥有一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企业,他要面对的巨大问题,就是怎么挣钱养活自己的家人。
王中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由于对机电比较熟悉,他先是研制出了声控的公用楼道照明门牌进行销售,后来做起了辽源市的联想电脑代理商,之后转战药品销售。有人这样评论王中:他和别的下岗工人不一样,从下岗之日起,就从没有想过“找个单位再去上班”,他所有的念头都与创业有关。在这段日子里,他积累了一些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还为自己的发明提交了专利申请。
2004年,作为药品销售经理的王中萌生了开办一家汽车模具企业的想法,他想把搁置多年的锻压知识和手艺重拾起来。用多年来积累的创业资本,他和4个同学一起合伙创办了元隆达工装。捡起老本行,让这几个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的毕业生兴奋不已。
依托创新确定发展方向
虽然自己具有锻压知识,但是要靠它开办一个工厂,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要学。他们首先确定了依托“汽车城”长春整车制造市场发展的思路,并去宁波考察台资模具工厂,购买设备,企业开始运转。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爆发式增长,众多合资品牌也相继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车型,车型更新速度很快。元隆达工装面对了企业成长中第一个问题:根据客户的要求,自主开发大型、精密、复杂的钣金冲压模具。王中和他的创业伙伴、工程师们泡在实验室和车间中,根据客户的要求反复实验,终于制成了符合客户要求的模具。王金成告诉记者,从前国产奥迪A6的后地板模具都要进口,后来王中带领技术团队奋斗数十个昼夜,制成了该后地板模具,成功攻坚该项技术。技术专家评审鉴定认为该模具“性能、工艺优异、能够替代进口模具”。
“王中特别懂技术、懂工艺,理解力强,思维特别快,只要有时间就在搞研发,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型企业领导,而且非常重视专利工作”,辽源市科技局知识产权科科长周忠告诉记者。对此,王金成也深有感触:“别的很多公司老总喜欢车,宝马有新款,马上就换辆新的,但王中却不是,他喜欢‘倒腾’设备,听说有什么新的生产设备,马上琢磨着买来钻研。自己开的车多少年来都没有换过。”
积累了一些自主开发模具的经验后,王中开始要求公司将自主研发成果专利化。当年12月,公司提交了1件发明专利申请和6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中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已获授权,发明专利申请也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专利体系武装创新成果
2009年,元隆达工装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将实验室项目“内高压成形件”工业化。“工业化的过程非常不易,由于实验室的条件差异性有限,很多在实验室中‘百试百灵’的工艺,进入厂房之后就不能正常进行。”王金成说。
日以继夜的工作之后,内高压成形件系列工艺终于成为了稳定的创新成果,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模具都实现了自主研发,这就是元隆达工装自主开发的内高压成形机。通过将模具应用在这台内高压成形机上,元隆达工装可以用更少的工序、更稳定的工艺,制造出重量更轻、刚度更强的汽车配件,这会让新能源汽车达到更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同时安全性能也有所增加。
王金成为这套创新成果设计了分步骤的专利申请策略,首先为生产设备提交了专利申请。目前,他们的“一种内高压成形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和“一种内高压成形机”这2件发明专利申请已经进入公开阶段,还有5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已经获得授权。“下一步,我们将就模具制备方法和生产工艺等发明提交专利申请,希望能够形成一套立体的专利体系,让公司创新所得的无形资产发挥更大作用。”王金成说。
现在,元隆达工装在长春建立了研发中心,以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记者看到有身着“一汽模具”徽标工服的工作人员进出元隆达工装。王金成表示,元隆达工装已经达到和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同步开发的水平,与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不反如此,元隆达工装还为很多车企研发制造了超过2000套模具。不知此时的王中再回望十几年前的那次下岗,又是一种什么心情。
点评:
企业下决心走研发之路并不容易,因为在汽车产业链的上游,有着更为残酷的竞争。元隆达工装凭借管理者和研发团队的专注,以民企身份占据了国内汽车部件供应商的重要位置。拥有自主创新的“骨髓”,企业就拥有了“造血”的机能,而企业专利战略,将成为促进血液流动的强劲动力。(刘阳子)
好了,关于“工装”元隆达工装:在创新中成长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