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厘清自主创新的投资损失边界》,如果您对厘清自主创新的投资损失边界感兴趣,请往下看。
据报道,2013年12月,我国正式发放4G(TD-LTE)牌照。一年间,中国移动建成了70万个TD-LTE基站,发展用户8000多万,进展迅猛。就在TD-LTE大热时,有人称,中国移动将不再追加TD-SCDMA新建投资,TD-SCDMA被弃用,投入的2000余亿元成本打了水漂,引发轩然大波。
那么,此次移动通信升级是否真的如外界所言,出现了高达2000亿的损失呢?此前的2000亿投资是否真的都打了水漂呢?相关专家认为,全球已经进入3G向4G加速升级的周期,中国移动逐渐停止TD-SCDMA新建投资,是基于对这一产业规律的深刻认识作出的选择。不再新建投资,并不代表不再运行和维护。实际上,相当一部分设备,如抱杆、避雷、电源、消防、铁塔等均可重复利用。即便是前期的TD-SCDMA基站,只需更换部分设备,即可支持TD-LTE。
也就是说,所谓的前期2000亿投资打了水漂,也只是外界的一种猜测,一种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分析,以为通信设施升级了,原有的设备就完全报废了,就出现了全部损失。
我们说,任何一项技术的升级,出现设备、技术等的淘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人员也会淘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损失,甚至要追究单位的责任。如果这样,就没有人愿意去创新,也没有人愿意去为了创新进行投资。事实上,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淘汰的过程,是一种以新换旧的过程。凡是被淘汰下来的设备和技术,都是不值钱的,都不可能按照原来的价值进行比较。否则,就不可能出现创新。
对移动通信来说,能够利用自己的技术实现从3G到4G的升级,说明有关方面在这方面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是对中国自主创新作出极大贡献的。而过去的投入,由于数额巨大,在新技术推广以后,出现损失也是必然的。但是,这种损失是值得的,是为新技术诞生创造条件的。如果没有这些损失,就没有新技术的诞生,也就谈不上自主创新。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被淘汰的TD-SCDMA,在过去的移动通信工作中,已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在TD-LTE诞生以后,它也自然需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必须看到的是,TD-LTE的诞生,是建立在TD-SCDMA的技术基础之上的。没有TD-SCDMA,就没有今天的TD-LTE。自然,也就谈不上损失。
众所周知,中国的汽车工业,这些年也发展得十分迅猛,生产量、销售量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中国的自主品牌又有几个呢?能够与外资品牌一决高下的又有几个呢?是的,大量引进外资品牌,确实不需要象移动通信一样进行大规模的投入,确实很“节省”。而且,淘汰以后,损失也主要不是国内企业和投资者,而是外资企业与投资者。但是,将中国的汽车拿到国际市场一比,也就彻底露相了。
相反,如果中国的汽车行业,也能像移动通信、高铁一样,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哪怕再多的投资、再多的失败,也要拿出几个真正象样的自主品牌汽车,也许,,一样就大不一样了。为什么李克强总理要大力推广中国的高铁技术,不就是因为高铁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吗?而高铁在研发过程中,投入了多少,应当不是一个小数目。同样,移动通信在升级过程中,出现一些淘汰性损失又为何要进行质疑呢?
当然,如果在推动自主创新过程中,不该投的也去乱投、瞎投,自然也是需要管理和控制的。而合理的、必须的投入,当然是需要支持的。而从移动通信的升级情况来看,所有的投入都是值得的,是完全需要的。不然,也就没有今天的4G,没有用户更加自如、快捷的使用。
总之,对移动通信的升级“损失”,公众还是要持开明、宽容的态度,毕竟,它不是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而是技术升级、技术创新的淘汰性“损失”,是必须付出的学费,是必须投入的物质条件。对移动公司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设备淘汰率,尽可能地将能够利用的设备经过技术改造有效利用起来,减少淘汰性“损失”。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舆论还是公众,都必须在自主创新问题上保持理性的头脑,能够比较好地厘清自主创新损失和收益的边界,不要对自主创新太大的压力,避免影响企业和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编辑:白逸群)
好了,关于“TD-SCDMA”厘清自主创新的投资损失边界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