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未来之星”,在创新中闪耀》,如果您对“未来之星”,在创新中闪耀感兴趣,请往下看。
编者按
大学校园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在这里既有像武汉工程大学刘耀东、兰州大学周锦宇这些醉心于创新的“最美大学生”,也有像清华大学崔铭尧这样屡屡捧回国际国内发明金奖的创新“未来之星”。在创新文化激励下,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如火如荼,创新的故事在新时代中谱写。
刘耀东:勇涉污水处理“深水区”
刘耀东
当今中国,青年人的创新创造如火如荼。此前获得2021年度“最美大学生”荣誉的22岁武汉工程大学学子刘耀东便是其中卓越代表。
以第一、第二发明人身份拥有中国专利3件;所在团队共拥有专利11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专利转化率达90%,为企业新增效益900万元……考入武汉工程大学后,他以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材料应用为载体,以知识产权为支撑,让中国乃至全世界见证了他的“绿色梦”。
刘耀东于1999年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小在喀什地区度过,荒漠、戈壁、沙尘暴、停水,是其记忆里绕不开的词汇,也让他有了一个绿色科研梦。2018年,刘耀东被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录取后,他给自己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大学四年,要在科研上有所建树。
绿色科研梦如何在材料领域实现?随着国家对于节能减排和居民对于饮水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国内对水处理尤其是深度水处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作为水处理的重要元件——膜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市场总量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刘耀东在大一时便借助学校全员导师制培养模式,跟随其导师参与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应用领域的相关研究,由此,他的绿色科研之路正式起步。
“耀东经常做实验做到很晚,就连寒暑假也会坚守在实验室。”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树林这样评价刘耀东。凭借着这股昂扬的劲头,刘耀东迅速从科研“小白”,成长为能够主动带领团队开展研究的项目骨干。
经过近百个日夜连续奋战,刘耀东和团队成功制备出了高质量的碳化硅陶瓷膜,并开发出系列配套设备。截至目前,刘耀东团队已拥有11件中国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件。
刘耀东不仅要做研发,而且要做高质量研发,并让高质量研发成果实现高价值转化。刘耀东所研究的陶瓷膜是以陶瓷材料为介质制成的具有分离功能的无机分离膜,本质上是一种开孔孔隙率较高的多孔陶瓷,具有管式、板式等多种结构形式,能够适用多种污水处理环境,是较为理想的污水处理设备核心元件之一。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质量的碳化硅陶瓷膜一度被国外垄断。”武汉工程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因此,研制出一种高质量陶瓷膜,成为刘耀东的研究重点。
经过反复试验,刘耀东团队最终通过重结晶和反应烧结结合的技术,成功研发出新一代陶瓷膜。“这种膜以碳化硅为原料,经特殊工艺高温烧结而成,能在强酸、强碱、高温等环境下,进行分离和提纯,从而达到节能、减排、降耗的目的。”刘耀东向记者介绍,经检测,该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可对标国际领先品牌。
“目前,刘耀东团队部分成果转化应用设备已进入中试阶段,在多家企业进行应用,成果转化率达到90%,为企业新增效益900万元。”武汉工程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刘耀东将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深入材料领域研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刘耀东的创新创造之路才刚刚启航。(本报实习记者赵俊翔)
周锦宇:解锁稀土利用“新发现”
周锦宇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被称为“工业维生素”。25岁的周锦宇是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从大一开始便投入到稀土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中,他坚持创新,勇于创业,让青春在创新创业中焕发绚丽光彩。
说起和稀土的缘分,周锦宇说这源于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在兰州大学就读本科时,虽然学的是物理学基础理论,但是我觉得稀土发光很有意思,稀土新材料的研究也很有应用价值。”于是,大一开学没多久,周锦宇主动找到了张加驰教授,阐述了自己对稀土新材料应用前景的看法和想法。在张教授的支持下,周锦宇加入了学校的“藏鹰”团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
2018年,周锦宇和团队在实验时意外发现,封装钇铝石榴石结构稀土功能材料的有机载体居然发光了。“钇铝石榴石结构的荧光粉属于高对称性晶体结构的荧光粉,是不可能有机械发光性能的,所以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周锦宇说。
科学需要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在张加驰教授的鼓励下,周锦宇和团队提出假设和猜想:外力作用使高对称结构发光材料的粉体与硅橡胶弹性体之间产生耦合电场,并直接激发发光中心,产生力致发光。带着这样的猜想,在历经18个月的试验论证后,周锦宇和团队终于在高对称力致发光材料及其力光转换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创新突破,并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发表论文4篇。
作为一名喜欢科研的大学生,周锦宇对知识产权并不陌生,围绕高对称应力发光材料及其力光转换机理的研究,他和团队提交了“基于钇铝石榴石结构荧光粉的力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等两件发明专利申请。他告诉记者:“科研成果需要尽快转化落地,在这一过程中及时提交专利申请非常必要。”
为了让科研成果尽快从实验室“走出来”,自2018年11月以来,周锦宇带领团队注册了4家科技型公司,100%由学生运营,直接带动60余名大学生加入“双创”活动中。目前,周锦宇担任甘肃藏鹰稀土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执行董事,甘肃兰耀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监事。经过调研,周锦宇和团队看到了我国防伪行业市场前景广阔,研发了动态光学防伪技术、多模激发防伪验真技术,有效解决了当下防伪防假验真困难等行业痛点。
“走上创业这条道路之后,自己常常会对接一些投资人、生产单位、潜在客户等,拥有专利无疑会给我们的项目增光添彩。”周锦宇表示,他把重心放在稀土技术研发上,让稀土应用更广泛。他也期望自己的两件发明专利申请能够尽快获得授权。
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代表,周锦宇于问题中寻求创新,于实践中成就自我。“未来,我们团队将在稀土光功能材料研究中对标先进、补足短板,在稀土深加工和先进应用方面潜心钻研,用中国智慧打破国外材料垄断与技术封锁。同时,持之以恒推进原始创新,用扎实的前瞻性成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周锦宇表示。(本报记者李倩)
崔铭尧:敢闯通信技术“无人区”
崔铭尧
北京时间3月25日晚,正在清华大学一间实验室里做研究的崔铭尧接到导师戴凌龙教授打来的电话,告知他们团队研发的项目“面向6G的智能超表面低功耗通信系统”刚刚荣获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这是继前不久获得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之后,该项目再次斩获的第二项大奖。
崔铭尧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也是一位专利发明人。他是上述获奖项目的专利技术的第二发明人,同时也是学生第一负责人。当创新成果被社会认可时,崔铭尧感觉在勇闯通信技术“无人区”时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有了回报。
此次获奖技术主要与解决超大规模天线提升峰值速率问题相关。超大规模天线的天线数量可达上千根,有望成倍提升6G的峰值速率。但超大规模天线导致了近场球面波传播这一新现象,给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带来挑战,这也是国内外研发人员亟待攻破的“娄山关”。
2019年,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崔铭尧闯入这个领域进行攻关,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为突破技术瓶颈,他经常上网查阅资料,就连周六日也泡在实验室里,死磕这项技术。一次,崔铭尧在浏览网站时无意中看到一张摄像头阵列追踪小飞机的动态图,从中获得启发,经与导师戴凌龙教授讨论后觉得可行,并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随后,崔铭尧花了半年的时间苦苦的探索,翻阅了上百篇文献。最终,在导师的指导下,崔铭尧将这些学科问题和学术思想与超大规模天线通信技术有机融合,成功揭示并证明了近场球面波效应对通信系统的影响,研发成果已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
“我们这项技术的发明构思是从摄像头阵列追踪小飞机的小视频中得到启发。”向记者叙述起这件发明专利技术背后的故事时,崔铭尧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议。目前,有多家通信企业表示对该技术感兴趣,并与清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展开进一步落地应用研究。凭借较强的研发实力,崔铭尧被邀请参加多个项目研发。其中,在校企合作项目“5G毫米波大规模天线关键技术研究”中,崔铭尧提出了基于神经常微分方程的信道预测技术和基于主元最小化的多波峰设计技术,这相对于现有的方案,速率提升20%以上,得到验收小组专家的高度认可。
截至目前,崔铭尧作为发明人已经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5件,其中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1件专利申请。很难想象,作为“Z世代”的青年,崔铭尧在创新方面已经算是一个“老手”,其研发成果非常“高产”,已然成为创新领域的“未来之星”。
不过,崔铭尧谦虚地把这一切归功于清华大学开放的学习环境。“我对通信技术研究的兴趣主要在本科期间养成的。”崔铭尧说,在清华大学电子系“厚基础宽口径”的培育模式下,学生们可以接触大量有趣的理工类课程。崔铭尧记忆犹新的是,戴凌龙教授在讲授《通信信号处理》课程时将晦涩的通信知识以极其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他进一步探索该领域。
“学生时期的我们思维最为活跃,头脑最为灵活,对物理世界最为好奇,对新事物接受最快,也是尝试创新的黄金时期。”崔铭尧坦言,做技术研究要有“坐冷板凳”的耐心,只要对研发有足够的热爱,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都是有创新潜力的。
事实上,崔铭尧不仅是创新研发“小能手”,也是华为公司、大唐电信等通信企业的“座上宾”,多次参加IEEE全球通信会议,与同行交流近场通信关键技术。目前,崔铭尧已在国际期刊会议上发表了3篇论文。其中第一篇文章就发表在通信领域顶级期刊《IEEE通信会刊》上。
作为“Z世代”青年,崔铭尧的科研之旅才刚起航,但他的目光已投向未来:让科技真正发挥效力,创造更大价值。(本报记者陈景秋)
(编辑:田伊慧)
好了,关于“稀土”“未来之星”,在创新中闪耀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