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架起中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桥梁》,如果您对架起中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桥梁感兴趣,请往下看。
——国家知识产权局卡多佐法学院中长期培训项目综述
2007年8月,12名学员赴美国卡多佐(Cardozo)法学院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知识产权法律培训,标志着国家知识产权局卡多佐法学院中长期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卡多佐法学院开展合作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共选派了79名学员赴卡多佐进行中长期学习进修,其中有7名学员获得了法律硕士学位;选派了130余名高层次知识产权培养人选赴卡多佐进行高层次知识产权管理培训。
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的缩影。7年来,双方不断增强沟通和理解,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内容,扩大合作范围,正如人事司司长徐治江所言: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卡多佐法学院的合作,架起了中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桥梁。
达成共识开启合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与国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选派学员到国外进修学习知识产权法律、管理等课程,培养了一大批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
据了解,美国卡多佐法学院创建于1976年,是美国耶什华大学(Yeshiva)的研究生院。卡多佐法学院官方网站显示,该校的知识产权专业长期居于全美前五名,是学校实力最强的专业之一。每年,不少美国本土以及世界各地的学生慕名来到该校,
学习进修知识产权专业知识。
2005年,在多方推动下,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加强与卡多佐法学院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就开展合作达成初步意向。2007年5月,双方签署了《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与耶什华大学法学院谅解备忘录》,选派了10名学员赴美进行4个月左右的培训,其中有1名学员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双方签署了2008年至2010年合作协议,就联合开展中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达成了共识。2010年,双方又签署了第2个3年合作协议。
卡多佐法学院院长马修·迪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方的合作能促进两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文化和法律交流,对增进两国的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有重要意义。
严格选拔精心组织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负责该项目的官员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培训学员进行严格选拔,要求学员至少具备5年以上知识产权工作经验,为本部门中青年干部或业务骨干,并且具备BFT(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高级证书。
培训分为两个阶段,每年6月在国内开展短期培训,由卡多佐选派骨干教师来华授课,为学员讲授美国法律体系以及美国知识产权法的入门知识;8月,学员赴卡多佐法学院进行为期4个月的课堂学习并参加学期考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学员学习时间为1年,要求修满相应学分并达到考试要求。
负责国际学生事务的卡多佐法学院院长助理艾米·苏金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让中国学员尽快适应在美的学习生活,学校精心挑选了一批具有中英双语背景的学生导师,为学员在课程学习、日常生活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初审及流程管理部副部长张景是卡多佐2009级学员,作为培训团的团长,她对当年赴美培训的经历记忆犹新。“学校师资力量强大,学术氛围活跃,社团活动丰富,教学严谨,管理有序,是一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好学校。”张景说,大家都很珍惜学习机会,相互鼓励,互帮互助,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国家合作司国际三处的吴锐是卡多佐2012级学员,通过1年的刻苦攻读,他顺利拿到了卡多佐知识产权法专业硕士学位(LLM)。他告诉记者,自己不仅学习了美国知识产权法、美国宪法、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等10余门课程,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而且旁听了模拟法庭的辩论,全方位体验了美国法学院的学习和生活。
成效显著合作共赢
在采访过程中,学员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国际视野。张景表示,通过培训,接触到国际知识产权法律最前沿的理论和观点,了解了美国知识产权制度,拓宽了法律思维。
吴锐说,除了语言、法律方面的提高,对美国国家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了解了美国人的思维方式,让自己在对外合作工作中更有底气,能够知己知彼。
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有关负责人介绍,7年来,通过卡多佐中长期培训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培养了一大批知识产权优秀人才,曾经在卡多佐法学院学习的学员,很多已经成长为所在部门的业务骨干或走上领导岗位,还有多名学员已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层次人才库,卡多佐法学院已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马修·迪勒对记者表示,十分珍视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合作关系,培训项目对卡多佐法学院意义重大,希望双方不断深化合作,保持长久的友谊。(记者孙芳华)
(编辑:刘珊)
好了,关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架起中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桥梁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