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长三角专利发展:从重“量”到重“质”》,如果您对长三角专利发展:从重“量”到重“质”感兴趣,请往下看。
中国知识产权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正逐渐将关注点从发展的“量”转向“质”。近日,江浙沪三地在南京举行联合发布会,一些能真正体现知识产权支撑技术创新的指标和做法成为着重介绍的内容。
权威统计表明,去年中国专利申请量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总量首次超过200万件。但同时必须看到,中国的专利统计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国内占据专利申请量大头的是外观设计,可真正体现技术含金量的发明专利不到总量的1/3。在发达国家,外观设计并不被视为专利。
长三角显然是率先尝试改变这一局面的地区。根据昨天江浙沪发布的2012年度《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三省市中,最能体现“数量”优势、成绩在全国排名最靠前的指标——各类型专利申请总量,大家只是一笔带过;更强调的是能真正体现专利价值的指标:发明专利授权量和人均发明专利量。
据介绍,去年江浙沪三地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江苏为1.6万件,浙江和上海都为1.1万余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上,上海领先全国,达到17.2件,浙江和江苏分别为6.5件和5.7件。
除了指标,江浙沪在推动专利发展的做法上,也体现出面向创新、消除“专利泡沫”的导向。比如上海去年出台了新的《专利资助办法》,只有发明专利才能按实际申请缴纳费用,得到100%的资助返还;而且该资助政策还向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性产业倾斜。
通过三地政府的引导,专利价值正在逐步显现。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知识产权案件的数量上。根据昨天公布的数字,三地去年全年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大幅增长。三地的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这表明企业维权意识正在快速提高,专利成为保护创新的有力武器。(张懿)
(编辑:肖悦)
好了,关于“专利”长三角专利发展:从重“量”到重“质”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