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技术创新让景泰蓝“点石成金”》,如果您对技术创新让景泰蓝“点石成金”感兴趣,请往下看。
开栏的话
“非遗”生产性保护,是指以保持“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不久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揭晓,全国共有41家企业和单位入选。为推广这些基地在“非遗”传承、保护上的成功经验,本版特开辟专栏,通过深入基地进行实地采访,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在传承和保护“非遗”中的切身感受,以飨读者。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属宫廷文化,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北京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被称为国宝“京”粹,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景泰蓝制作技艺保护传承基地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将此项传统技艺进行了有效保护,还在去年创造了3200万元的经济收益。
在众多“非遗”项目遭遇市场化冲击,面临失传风险的今天,北京市珐琅厂如何在“非遗”保护传承中,保证传统技艺的本真性和完整性,又能实现显著经济效益?带着疑问,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对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钟连盛进行了专访。
技术突破换来经济收益
“新品研发和技术突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关键。”在景泰蓝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上,钟连盛深有感触:“建立于1956年1月的北京市珐琅厂,建厂时,景泰蓝的生产工艺大都沿袭过去的生产方式,生产周期长、产能低。1958年,工人们结合生产实际对景泰蓝制作技艺中存在的不足及非核心技术进行了改造,成功试制了用于制作景泰蓝圆型胎体的滚床(又称‘擀床’),使整个制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位于北京市永定门外安乐林路的北京市珐琅厂内,钟连盛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景泰蓝传统技艺发展的历程。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钱美华对掐丝、点蓝工序进行了改进,从传统的随意掐、点,过度到先由设计师设计出丝工图、彩图,然后由技工按图生产,点蓝也改用挤管的方法,使部分纹样的点蓝效率提高,质量有了保证;经过多项技术改进,极大地推动了景泰蓝技艺的进步和发展。”钟连盛娓娓道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珐琅釉料是形成景泰蓝绚丽色彩的主要材料,自古以来国内外生产的珐琅釉中都含有一定比例的氧化铅。2007年,北京市珐琅厂立项研制无铅釉料,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2009年科研人员研制出63种无铅珐琅釉色,改写珐琅釉料含铅的历史。
技术的突破,让古老传统技艺在市场化环境下,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2011年,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200万元,实现利润280万元。
人才培养解决断档危机
很多“非遗”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时不是资金困难,而是传承人的减少,很多项目正在遭遇人才断档危机。
“确保人才传承是‘非遗’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储备决定着景泰蓝技艺发展的后劲。近年来,面对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的客观现实,公司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公司不仅拿出资金、安排时间组织一线职工参加高级技术职称的学习培训和考核评定,还积极鼓励职工参加行业大赛。此外,采取有计划招聘企业适用人才与返聘部分退休技工相结合的方法,引进制作人才20名,并对新员工进行了技术培训。”钟连盛向记者介绍到。
据了解,北京市珐琅厂在数十年时间内,培养了国内2/3的景泰蓝专业技术人才和传承人队伍,挖掘恢复了元明清时期的铸胎景泰蓝、多种传统色调,利用传统工艺制作了数十件仿元明清景泰蓝制品,打造出了景泰蓝行业的第一个知名品牌——“京珐”牌景泰蓝。
多重保障实现长期发展
除了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标准的制定也对规范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行业标准的制定使景泰蓝的生产逐渐走向科学化管理。1963年北京市珐琅厂编制了《景泰蓝工艺操作规程》和《工序质量标准》,使景泰蓝行业第一次有了文字标准;1986年12月,北京市标准计量局发布实施了由北京市珐琅厂起草的《景泰蓝工艺品企业标准》;1996年3月,由北京工美集团、北京市珐琅厂起草,同年6月由中国轻工总会发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景泰蓝工艺品行业标准》。从此,景泰蓝行业有了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钟连盛介绍说。
此外,北京市珐琅厂还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多媒体等方式对景泰蓝技艺进行挖掘、整理、保护;通过申请专利,加强对大师作品的保护工作;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展览会、开办陈列室、召开研讨会等形式对景泰蓝技艺进行大力宣传。进一步提高中华老字号和“京珐”品牌的知名度,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姜旭)
好了,关于“景泰蓝”技术创新让景泰蓝“点石成金”的内容就介绍到这。